到時候,再看易小川的表情,看他所謂的天意,是否會更改。
至於現在……
楚明開口道:“有酒有宴,怎麼沒有節目助興?”
“諸位,何不吟詩一首,聊以幸哉?”
楚明因為之前幫助呂公是呂府的恩人,所以位置肯定是在上席,酒宴當中最好的位置。
人家看見楚明在這個位置,就知道楚明對於呂府的地位,知道楚明的身份。
所以楚明說話,其他人的人也能聽。
因為哪怕沒有呂府,楚明在沛縣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財主,是有社會地位的。
在楚明的撮合下,一場詩會同時在呂府召開。
呂公是哈哈哈大笑,活了這麼久,這麼會來事的楚明,呂公還是第一次見。
先前同意嫁女兒,呂公本來就是看好楚明,現在是更加看好楚明。
能來參加呂府宴會的,出生大家族,往前面推一推,可能是六國的王室成員或者大家族的傳承者。
那文化水平肯定是不錯的,所以大家都是張口就來。
吟誦出來的詩歌雖然沒有名篇,但是都還算是過得去。
一個一個人輪流吟詩。
這順序就輪到了劉邦。
在劉邦這,本來流利的交替,突然間卡帶了。
劉家祖上也是闊過的,劉公還有不少的田地。
可是,也不是太闊,不然劉邦能只是一個小小的亭長?
勉強能算是不入流的雜役?
所以劉邦的文學素養在現在不太高,究其一生好像出名的是大風歌,但也只是一首大風歌。
那得十多年後才能吟誦的出,現在這個時候,怎麼可能吟誦得出。
劉邦的目光轉向了一旁站著的易小川,尋求他的幫助。
易小川雖然有文化,但是也不是很多,函授的大專,大風歌這種冷門的,不在義務教育要求下的詩歌,他也是不記得。
但是,隱約之間,易小川記得另一首比較有名的詩。
“天上大窟窿,地上大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黃。”
易小川道:“這是大哥前面時候做的詩。”
周圍賓客哈哈大笑,這詩歌勉強算得上是韻律齊全,只是這意境嗎,簡直是臭不可聞,臭不可聞。
劉邦臉色有些不好看,眉毛上挑,模樣更加的滑稽,看著眾人的反應,哪怕他不懂詩歌,也知道這不是首好詩歌。
不過,有啥辦法,反正勉強過關,遊戲又交棒到下個人手中。
只是劉邦心中對於易小川有些不爽,易小川雖然幫助他過關,但是不是完美的過關,讓他淪為笑話,人就是這樣,有時候,沒有的時候,就想擁有,擁有的時候,就想最好。
最好不成,那就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