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辛又則在一旁,活動身體。
幾天前,孔肆決定傳授辛又馘術。
馘術博大精深,短時間內肯定難以學成。
所以孔肆只教了辛又一些臨敵應戰的基本機巧。
至於招式,也只教了一招。
孔肆思索再三,既然辛又學習馘術是為了自保,那麼他在馘術當中找到了一些主要用於自保的招式。
四十二。
這組招式的名字,就是如此。
是馘術招式的順序。
或許是招式太簡單,又或者是辛又武學天賦還不錯。
用了兩天的時間,辛又就掌握了這一招。
這是一招矛擊之術,主要的精髓都在步伐,講究後發制人,一擊斃命。
是馘術當中變化比較少,上手較為容易的一招。
辛又是一個做事及其認真的人,他這幾天每天都會抽空練習此招,直到將其練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看到辛又在一旁不斷的練習,孔肆不由得說道:“君子,若此招行至一半,也可如此變化。”
說著,孔肆演練了一遍。
只見他身如蛟龍,步如疾風。
幾個虛招過後,就使出了“四十二”的精髓所在。
孔肆雙手緊握長矛,腳下步伐不斷地變化,雙目卻緊緊地盯著前方。
“君子,矛擊之法,在於一擊必殺,而四十二這一招,精髓就在於後發先至!”
只見孔肆的身子,突然退後半步。
在後退的同事,手中的長矛突然飛出,長蛇一般刺了出去。
而他的身子,則也跟著衝了出去。
這是孔肆改動過後的“四十二”,類似於回馬槍,出其不意,後發先至!
“四十二這一招,上手容易,常人練習十餘天,便可掌握。但是練至化境,卻要下一番功夫。這一招的好處在於,其中蘊含變招頗多,往往讓人防不勝防。”孔肆解釋:“這一招練至化境者,光是憑藉一杆長矛,就可以以一殺百。”
這就是真正的馘術。
變化萬千。
但是都是以殺人為目的。
“不過我所展示的這一變化,依舊有很多破綻。”孔肆積蓄說道:“我至今未能將這些破綻之處改過,所以並未將這些招式納入‘四十二’之中。”
辛又站在原地,然後按照孔肆的變化,使出了一遍。
第一遍的時候,他的身形看起來十分別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