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邑的市,在周圍的幾個縣、邑當中並不算很大,也就是附近的幾個鄉邑、野鄙來交換一些普通的貨物。
市場設立在浦邑的北邊,那裡有一大塊空地。
空地周圍圍著尖尖的欄杆,將市場從浦邑的邑城分割了出來。
凡乜一行人走過來的時候,一箇中年男子小步跑了過來。
“這是我們浦邑的司市凡成。”凡乜介紹。
司市,就是管理市場的人。
所有在市場上做生意的商人,都要在司市這裡登記註冊。
辛邑也不例外。
小五和司市凡成相熟,也知道流程,很快就辦理完了手續。
“辛君,若要去酒市,請隨我來。”凡成道。
辛又道:“先不急,我想去其他的攤位看看。”
凡乜還有其他事,所以讓凡成帶著辛又進入了市場之中。
市場內被劃分成了一塊一塊,售賣著不同的東西。
“這邊是柴鄙的鋪位,他們那裡可是盛產野豬皮啊。”小五說道。
野人和國人之間的界限,在春秋中後期已經漸漸模糊了。
尤其是畿外諸侯們,為了擁有更多的勞動力和戰士,漸漸模糊了國人和野人的界限。
晉惠公時“作州兵”,改變了國人“執干戈以衛社稷”,而將徵兵的範圍擴大到了國人以外的階層,大大擴充套件了兵源。
周王室雖然沒有相應的改革,但是野人和國人之間的聯絡卻也越來越緊密。
尤其是在遂裡的公邑,因為地理位置的天然原因,和野人幾乎已經沒有區別。
只是國人的政治地位稍微高一點,畢竟可以替國打仗,賺取功勞。
但是國野之間的經濟來往,卻也很是頻繁了。
“諸位君子,請看看我們柴鄙的野豬皮,上好的野豬皮!”一個野人扯著嗓子喊道:“柴鄙野豬,價格實惠,建忍耐磨啊!”
他將一大張黑色的豬皮裹在身上,在攤位前不斷的扭動著身姿。
“這些野人,真是不成體統啊。”
杜乾皺起了眉頭。
“他們這樣,才能引來更多的人去看野豬皮。”小五倒是已經司空見慣。
“我們國人賣東西,從來沒有這般大呼小叫。”杜乾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