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你想要什麼器物,我一定做得出來。”
樊豆的聲音,也有了底氣。
辛又道:“做得東西挺多的,不止一件。”
“既然如此,君子只需要告訴我做什麼即可,我燒製陶器的手藝……絕不不會輸給我爹!”
樊豆說完,看了一下自己的老爹。
被辛又教導之後,樊缶也不再敢說自己兒子的手藝不如自己了。
辛又道:“我先看看你燒製的東西吧。”
這個小小的陶坊,都是父子二人燒製的陶器。
辛又隨手拿起了一個陶罐,放在眼前觀看。
陶是春秋時流行的加砂灰陶,採用輪製法製造,陶器表面大部分都是弦紋、繩紋或者席紋居多。
從辛又的角度看來,除了樊缶從王城學到的一些新式的器型之外,這裡的陶器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
畢竟是小地方,工匠的手藝並不是很高超。
不過製造最簡單的蒸餾器,也是足夠了。
穿越過來這幾天,辛又已經瞭解了辛邑的一些基本情況。
辛邑以農業為主,山上和山下都有大量的優質農田,盛產黍米。
多餘的黍米也會被用來釀酒,所以釀酒是辛邑的第二大經濟支柱。
至於製陶這樣的小產業,並不是辛邑的主要產業。
主要還是供給辛邑國人自己使用。
製陶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尤其是製造精美的陶器。
除了原料問題,工匠才是重中之重,靠著辛邑如今的這兩個工匠,絕對是做不了上好陶器的。
辛又告誡自己要一步一步來,首先得給辛邑賺點錢,其他的什麼都好說。
“君子,我做的這些東西,您還滿意嗎?”樊豆問到。
他對自己中製作陶器,一向很有自信,只是一直得不到父親的認可。
如果辛又說好,那麼他的父親也不能說什麼了。
“單論燒製陶器的手藝,你已經跟你父親不相上下了。”辛又道。
聽聞辛又的話,樊豆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是來自於邑大夫的肯定啊!
從此以後他老爹也不好說什麼了。
“不過你們父子二人的手藝,比起這個時代真正的製陶大師,差的可太遠了……”
這是辛又心中想的一句話,並沒有說出口。
“不知君子想要什麼器物,您也看到了,這些常用的器物我都能燒製的。”樊豆說道。
辛又道:“我要的東西比較多,有些器物你可能沒有見到過,所以你最好還是記下來,五天之後送到我的家中。”
“好的,君子請放心。”樊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