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浦邑在下游,如果他們順著青水東進,直接包圍我們浦邑,我們根本無法向你們求援了。”
這一次戎人的進攻,讓兩名邑大夫都不得不思考未來的防禦之策。
辛邑、浦邑雖是公邑,可是周王室衰弱,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管理這些公邑。
這些零散的公邑,只能依靠相互聯合,哪怕是六遂之中野人。
總之,一切都得靠他們自己。
“你看現在六遂之間的道路都不暢通了,很多事得我們自己想辦法。”辛又說道。
“想必辛人心中已經有所謀劃了吧,但說無妨。”
辛又舉杯,二人又喝了一杯。
“我的意思很簡單,第一就是加強警戒,將崗哨放置在山林當中,而且三邑都要設定長期的崗哨,監視戎人的舉動。”
“這一點我很贊成,之前我去過甘鹿,甘鹿大夫也有這樣的想法。”
聞言,辛又繼續說道:“其次就是我們之間的聯絡了,狼煙當然是最好的聯絡方式,可是如果像這一次戎人突然襲擊,將邑城包圍,狼煙定然放不起來,否則誰知道戎人會做出什麼事。”
封住了狼煙,就封住了求救的渠道。
辛又繼續說道:“我的意思,我們必須再建立一種傳信的方式,這種方式是戎人不知道的!”
“新的傳信方式?除了狼煙和送信,還有什麼辦法呢……”
凡乜自然想不出答案,辛又直接說道:“信鴿!”
“信鴿?!”
“是!用鴿子送信!”
辛又微笑。
這個時代,人們很喜歡鴿子,尤其是烤熟的鴿子。
庖人掌共六禽,六禽之一正是有鴿子。
只是都是肉鴿。
一直到了漢代,才有用鴿子送信的傳說。
到了唐代之後,人們已經可以熟練的馴養信鴿了。
可是在春秋時期,人們還沒有訓練出來專門的信鴿。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此時識字的人不多,沒有大規模送信的需求。
二來這個時代還沒有紙張,鴿子就算送去一枚竹簡,上面也寫不了幾個字。
上一次無法將求援的信送出去,辛又除了想到浮木送信的辦法,就是想到用“信鴿”來傳遞資訊了。
不過將鴿子用作三邑之間的資訊傳遞,完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