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來可能有些滑稽,但《我是歌手》這張唱片的銷量之所以斷崖式的下降,居然是因為沒有貨了。
陳若琳和餘曼麗懵了。
唱片存貨不足?
“剛才天籟唱片的人已經打電話過來道歉。”
龍淵笑道:“他們說他們已經安排好,所有生產線全部都用來生產《我是歌手》這張唱片。”
餘曼麗沒好氣的說:“他們為什麼不及時告訴我們,他們難道不知道這樣會嚇死人嗎?”
她確實差點被嚇死了。
《我是歌手》做的這麼好,唱片居然買不出去,那以後真的就徹底沒戲了。
好在這是虛驚一場。
陳若琳也有些哭笑不得,她想了很多原因,唯獨沒想過這個原因。
誰能想到,唱片銷量下滑的原因居然是唱片賣脫銷了。
“天籟唱片的說,很多公司都來催貨了。”
龍淵笑道:“他們現在也著急,不過他們保證,最遲明天下午就可以趕出第一批貨。後面他們會開足馬力,至少生產20萬張唱片。”
就算生產20萬張唱片,天籟唱片也穩賺不賠。
陳若琳笑道:“這樣一來,《我是歌手》應該也能入專輯名錄庫了。”
龍淵一笑,“那是肯定的。”
他當然也知道中海的“專輯名錄庫”。
蘇洵這個兒子確實很有抱負、很有想法。
作曲家聯盟,聚集了無數優秀的作曲家。
專輯名錄庫,捧的儘管是專輯,但專輯後面可不止一個歌手那麼簡單。
專輯策劃的團隊,專輯製作的公司,歌手,作曲家等等,可都參與了專輯的製作。
蘇軾創立了一個逼格非常高的“專輯名錄庫”,不僅把自己的地位提高了,也拉攏到了一大批音樂製作人。
這可比搞一個什麼獎項厲害多了。
傳奇、殿堂、高階、普通四個等級的評定,掌握在誰手裡?
那自然是蘇軾!
儘管蘇軾為了平衡,拉了其他不少作曲家進入了評委席,但主動權其實還是掌握在他的手裡。
龍淵非常佩服蘇軾。
只會埋頭寫歌,那充其量只是個優秀的作曲家而已。
蘇軾卻想嘗試著改變音樂圈,他已經不只是一個作曲家那麼簡單。
用地球的話來說,蘇軾簡直就是音樂圈“教父”般的存在。
“陳姐,今年我們恐怕沒辦法去現場了。”
餘曼麗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