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超一邊跟老同學逛著罨畫池公園並閒聊著,一邊留意各處的場景,琢磨著是否適合提煉出風水效用來。
首先呢,字畫展覽長廊這裡,提煉出風水效用肯定是不行的。
有很多愛好這方面的人長期在這裡停留觀摩,要是有什麼突然的改變,那說不過去。
而且就算能吸引人吧,也是少量,更何況別人會認為是書寫者或者其他原因,轉化到餘超身上,因果值說不定會少很多。
其他地方嘛,房屋建築不用看,樹木之類的,這也沒法弄。
形狀什麼的改變,不可能瞞得過有心人,再說還有監控在呢。
別整的跟樹木成精似得,突然就出現改變,那更容易鬧出誤會來。
茶館之類的,更不可能了,憑白讓人賺大錢,又不分點出來,傻子才幹呢。
湖,這個嘛,裡面有很多肥的跟豬似的觀賞魚,瞧那身量,也不怕被脹死,感覺用手一壓就會爆炸一般,太肥了。
明明都吃得頭肥肚壯了,還一窩蜂地跑到湖邊搶食吃。
那些遊人也是的,餵魚就那麼有意思?
什麼特意製作的魚食,小餅乾之類的玩意,不停地往湖裡扔,你們知不知道這樣很浪費啊?
暫且放著吧,要是沒地弄,或許可以在魚這方面下功夫,就是擔心有人會偷,或者給弄死吃了。
陸游祠,算了,在這地方搞風水之類的玩意,感覺跟那寺廟差不多,危險啊!
最後來到罨畫池公園的後門,也就是文廟所在之處,這個地方是最冷清的了。
那些遊客也好,附近的市民也罷,幾乎全都從一邊走過,很少有往裡面去的,也就是一些第一次來的人,或許會進去參觀一下。
汗,文廟裡供奉孔夫子、孟子之類的文人表率,餘超也能理解。
可是為毛他們頭頂都帶著,那叫什麼來著,跟電視裡面皇帝頭上戴的差不多,前面還有珠簾子,搞得跟皇帝或者閻羅王似得,這就有點不太好了吧!
是,他們被以前的文人稱為什麼聖人,亞聖之類的,但聖人什麼樣沒人見過啊?
就跟三清道尊一樣,都說他們是神仙,連網文裡也把他們寫成聖人,可他們頭上戴著的,那叫頭冠吧?
別人是道教一脈的,那也沒錯啊,怎麼看文廟裡這些塑像,感覺有點彆扭呢!
你隨便弄身長袍衣服,頭髮怎麼梳理都行,戴個帽子吧,也得符合當時的年代啊,難不成春秋戰國那會兒,一個個在頭上戴的帽子全都有珠簾?
他們走路或者看人方便麼?不怕跌倒了?
得,咱可能是文化少,沒有多大見識,說不定別人就有這方面的講究或者說道呢!
比如說,或許他們是死後被封神或者聖人,加冕了的結果,然後被人為特意塑造成這個樣子,畢竟在古代的時候,文人最大嘛。
啥?皇帝最大?呵呵,仔細看看歷史就知道了。
心裡這些吐槽可不能隨便往外說,要是被什麼專家學者聽見了,保不定就是一頓呵斥,被罵得灰頭土臉還沒法還嘴。
哎,看了一路,說起來,也就此處比較符合餘超的想法了。
首先,這裡平時來的人少,但整個公園人氣量其實不低。
有人就喜歡從後面進來,要去公園哪個地方都得路過旁邊,哪怕是逛公園也不好走回頭路嘛,從這裡離開也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