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那我們怎麼辦?”
安邦彥閉目思考,現在局勢非常微妙。
奢家肯定能拿下成都,但是王宏宇跟石柱馬、秦兩家,還有酉陽冉家,足以壓制住奢家,讓他不得不轉為守勢。
然後源源不斷的明軍從湖廣沿著長江到重慶、到川中。
奢家必然會敗。
但是,貴州方向的明軍孤立無援。
一旦湖廣的明軍兵馬去重慶,往四川深處走。貴州就失去了更多明軍支援,自己這個安家輕而易舉就能佔據整個貴州。
安邦彥想好什麼時候動手了。
他非常得意地分析起來:“明軍兵多,但是非常被動,處處被奢家牽著鼻子走。王宏宇之前在湖廣,後續湖廣兵馬也會入川。明軍自湖廣入川,就沒有多餘兵力顧及貴州。
再等半個月,就是明軍調虎離山,我安家輕而易舉控制貴州的大好時機!”
他決定半個月後動手。
管家也覺得分析太棒了,作為安家股肱,未來也能有希望當個丞相。
“老爺真乃神人也!”
“哈哈哈哈!”
……
按照蔡復一、王宏宇的命令,湖廣派8000鎮筸兵,從苗疆長城開拔,進入貴州的主要棧道。
他們即將走的這條路,是貴州的最主要幹道,是明朝在貴州立省的根本。
沿途每50裡便有大型驛站,經過長時間發展,道路通行狀況很好。
“棧道連雲勢欲傾,徵人其奈旅魂驚。莫言此地崎區甚,世上風波更不平。”
平時走這條路的人,不是行商就是走卒,或者是山裡人帶著山貨去市鎮售賣,也有馬幫穿梭其間。
多數棧道是平坦的或者是緩坡,只有區域性地形變異之處才會出現臺階與坡道共存的路段,臺階長三尺、寬二尺、高五寸。
這種路就是最裡、最外、中間有三條二尺寬的坡道,兩道三尺長的臺階在坡道之間。這是為了便於兩輪車與獨輪車行走專門設定的。
此時已經是深秋,棧道上下山間已是層林盡染,棧道上下是一層層的紅葉。
身邊是一叢叢的五彩斑斕的樹叢,綠的、黃的、紅的、紫的、黑的,在秋日的暖陽照射下就像是一幅幅水彩鋪在眼前。
但凡遇到小河,一般是石拱橋。遇到通航的河道則是木橋:有木樑橋、木桁架橋外,還有木拱橋,鋼木結合的懸索橋。
還有最狹的河道,兩岸石峰林立,峭壁險峻,水流湍急,是古代交通咽喉,船隻過往,險象環生。反而建橋容易,一般用石拱橋。
鎮筸兵沿著此路快速推進,他們素稱矯健,跳躍如飛,自明代初期起便以兇悍聞名於世。
此時的他們還沒被西南十年奢安之亂拖垮,所以不是那支農民軍輕易消滅的鎮筸兵,而是處於巔峰實力的他們。
】
一聲胡哨,立即形成兩軍對壘之勢。打得眼紅了,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也不在乎。一般總兵都怕調到鎮筸兵來。
至於上了戰場更是悍不畏死,上戰場前根本用不著作戰前動員,也別想組織戰陣,也不用什麼戰陣。
目前大明西南,算是聲名赫赫的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