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突破化神之後,冥冥之中卻又好似有人在拿著鞭子在後面驅策著他繼續大踏步向前。
想要做的事實在是太多太多,讓他反而感覺時間愈發的緊迫和不夠用。
突破化神,再花費一定的時間去適應化神境界的種種之後,鍾立霄就打算將得自聖師孟老學究的通天靈寶戒尺修復。
對於這斷掉的戒尺,鍾立霄那還是相當感興趣的。
當初孟老學究就是憑藉此戒尺,量人量心量距離,將懂得空間之道的他都給逼的有種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感覺。
更何況,現在的孟老學究還成功證道。
研究此戒尺之中的儒道秩序,本質上就是研究孟老學究的道。
對於鍾立霄來說,任何一位道主的道,那都異常具有價值。
尤其是儒道秩序,和三才之道中的“人道”非常的契合,若是能夠研究透,說不定還真能讓他掌握更大規模的三才之力。
而這也是鍾立霄規劃好的前進方向之一!
事實上證明,儒道相較於佛道兩家,那也的確是有非常獨到之處。
道家更加講究順應自然無為而治,於修行方面更加強調個人的大逍遙大自在;
佛家更加強調眾生皆苦,修行的目的則是為了斷除煩惱、消除業障,超越世俗的苦難,達到心靈的淨化和安寧;
而儒家卻是有著強烈的建功立業的想法,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若要簡單概括的話,那就是儒家更加註重個人修養,追求建功立業,致君堯舜上。
而放諸到修行之上,那則是格外強調“人定勝天”。
甚至能夠透過儒道秩序規訓山川、河流,甚至是神靈,使之變得愈發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
簡而言之,在海洲修行界,這個“君”更多就是海洲天道本身。
沒有人可以肆意破壞海洲的儒道秩序,就算是海洲的天道那也不可以。
只要海洲天道出現“昏君”的跡象,便立刻會有儒修跳出來“冒死勸諫”。
社會規訓的力量啊,就算是天道那也給祂安排上“道德秩序”。
就算是“天道”暴虐,那也是不可以的,就是昏君
不得不說,這就相當的神奇!
要知道在神州大地道門這邊的思想,對於天道核心理念那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道大公無私,對眾生一視同仁。
由此也能看出,海洲那些儒修的思想精神狀態,也的確是牛逼。
不過,還是那句話,說總比做容易。
口號喊的震天響,實在是太容易變得誇誇其談了。
同樣是一門學問,上限和下限都同樣非常非常離譜。
不過,現在孟老學究成功證道聖師,那也的確是將海洲儒道給帶到了煌煌正法的高度。
相信以後不僅僅是在海洲,相信就是在神州大地,甚至是極西之地的佛門大本營,或許陸續也會有修士開始鑽研儒道。
反倒是佛門大機率要衰落了,誰讓佛門在這個紀元並沒有出現一位佛主?
鑽研戒尺一段時間後,鍾立霄那也的確是大有收穫。
只是可惜,修復戒尺一事,鍾立霄也只能無奈暫且先擱置。
一則是,他對海洲的儒道,並沒有太過深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