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能夠看到一些千仞堂的前輩高人,屹立在山巔,觀道、悟法、揹負雙手俯瞰眾生。
當然也能看到一些長老,一些門人,透過各種手段,歷經千辛萬苦,在玄霄山乃至於周圍諸多峰頭循著地脈,按照陰陽五行四象八卦之理立下護山大陣。
甚至還能看到千仞堂無數弟子門人,在堂主的帶領下,跪拜叩首祭天拜地,宣佈千仞堂開始爭奪山之真意。
千仞堂弟子理地脈,治山水,打敗其他宗門,將那些戰敗宗門的峰頭拉到玄霄山四周。
地脈網路交匯,玄霄山就此逐漸拔高
甚至還能看到,千仞堂、玄霄山在白雲觀的攻伐之下,最終坍塌、破滅。
看到玄霄山所見證的一切,就是鍾立霄也不由一陣唏噓。
這還真是——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不外如是。
看到這一幅幅畫卷,鍾立霄也不由一陣唏噓。
這個世界無論表面上再怎麼說的冠冕堂皇,但最底層的邏輯一定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
將這些獨屬於玄霄山的山水人文“特質”一點點淅出後,鍾立霄當即分出一縷神識,操控陣法將這些特質悉數籠罩,將它們就此徹底保護起來。
隨後,鍾立霄則開始一心二用,開始將這一團混雜了他丹元的熔岩開始重新塑形。
說是塑形,但本質上卻更像是將這團赤紅的熔岩小山,一點點壓平,然後在一個巨大完整的平面上進行蝕刻。
時光飛逝。
又是不知道多長的時間過去,大陣所創造出的空間之內,一面遮天蔽日,看上去好像是赤紅天幕的平面,就此浮現。
看上去大到無法想象,甚至好似一面赤紅的熔岩大陸。
不過,這個熔岩大陸非常光滑,總體上看上去就像是紅水晶鏡面。
若非這座大陣給他的煉製提供了諸多便利,這麼大面積的平面,若是放到外界,或許能夠將浮雲山諸多山脈都悉數覆蓋。
不過,將一團粘稠的高溫大山平面展開到這個程度,那還真是相當的不容易。
鍾立霄休息好一段時間,這才藉助大陣,一邊勾連地火,一邊御使神識,一點點將地皇印、后土真身的神紋,逐一刻印進其中。
整個過程非常精細,稍微刻錯一點都不行。
其次還得擁有相當的空間感,燒錄錯位置,也完全不行。
因為除了這些神紋,還有其他很多陣紋需要逐一燒錄。
譬如。
讓大印剛固持久的金剛符文;
讓大印大小如意的如意符文;
讓大陣根據氣息索敵鎖敵的追索符文;
讓大印根據大小變化而實現輕重變化的輕重符文
可以看見,整個洞府內到處都遍佈著種種符文,它們漂浮在平面展開的赤紅“鏡面”之上,非常神秘的羅列組合,看上去異常的玄奧。
而這些都是唯有突破金丹期之後才能獲得的能力!
神識、丹元相互配合之下,才能夠化虛為實,精準的燒錄出種種的符文。
而這也是唯有金丹真人,才能夠煉製本命法寶的緣故。
煉寶的過程實在是過於投入,鍾立霄甚至都徹底忘記了時間。
整個閉關煉寶的洞府,除了漫天飛舞的符文,就只能看到騰騰跳躍的地火,以及已經被燒錄上種種玄奧符文的赤紅“天幕”。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