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也是鍾立霄的修行成果之一。
隨著這些煙霧的出現,心海之中就開始下起了雨。
面對浩浩大海,一滴水滴進去根本算不得什麼。
在正常情況,一滴水會瞬間被大海同化、消失。
但在心海殿,這些由鍾立霄修行成果的雨水,竟反常的匯聚到一起,開始逐漸形成一道洋流。
和心海閣原本就有的無盡海水不同,這一道相對而言要渺小的多的洋流,卻是由鍾立霄自主生成,可以更加容易的掌控。
隨著這一道洋流的加入,鍾立霄腳下所生成的小島四周,那無盡恐怖的浪濤,都好像因此而被馴服,開始變得溫順起來。
心靈之島也因此,而開始變得穩固。
一片小小的空間,也由此而慢慢生成。
只是狂風依舊,席捲吞噬著島嶼上的一切。
更甚者,怒濤被“馴服”,好像徹底激怒了狂風,變得愈發的狂暴。
洋流之外,狂風所生成的怒濤,更是愈發的恐怖。
至於小島之上,狂風似能掀飛一切。
心靈之島上的泥土,大面積被颳走,甚至因此再次形成沙暴。
心靈之島隨時都會被颳走所有泥土,然後重新被海水吞沒,生滅也只是一瞬間之事。
隨後鍾立霄就開始如法炮製,重新以「螢火相」逆反“火大”,以「燈焰相」重新逆反“風大”。
火性無我,寄於諸緣,如執鏡艾,對日火生。
在物質界,火大可以理解為一切迴圈的能量根源。
沒有日照就沒有溫差,沒有溫差就不會有空氣流動。
沒有空氣流動,就沒有風起,沒有迴圈。
而在心靈的世界,沒有“執鏡艾,對日火生”這個過程,一切迴圈的“因由”也不會發生。
隨著鍾立霄成功將螢火重新逆反為“火大”,並以意念將之定住,在他所構築的小島四周,恐怖的風浪好像也因此失去了動力。
至於“風大”,在心靈的世界,只要心不動,自然就是風不動,幡也不會動。
隨著鍾立霄成功藉助心海閣的規則之力,定住地水火風四大,心靈之島徹底於心海中生成。
而在這個過程中,鍾立霄大腦意識轟鳴不斷,好似湧現出無數的靈感。
他一手促成了心靈之島的“成”和“住”,更是見證了地水風火四大被重新定住。
尤其是心靈之島落成那一瞬,幾乎就相當於他成功在心靈之海上鑿出一口“井”。
井中出土一尺,中間自然生出一尺虛空。
而現在他成功在心海“出土一島”,自然也有“一島虛空”生成。
隨後,鍾立霄就感知到無盡“空之大氣”向他洶湧而至。
心海閣。
鍾立霄的肉身猶自一動不動站在那一面畫壁之前,但此時畫壁之上卻是湧現出大量的輝光。
若是有人於此觀摩的話,就能夠發現,畫壁之上的無垠大海中生出了一個小島。
這是畫壁上原本沒有的!
而現在鍾立霄闖關到這個程度,卻是開始擁有了。
只見畫壁之上心靈之島釋放出無盡輝光,將鍾立霄的肉身籠罩,隨後四面八方的“空之大氣”就開始有如百川匯海般湧入他的身軀。
而這種變化還不只是片面的變化,而是由點及面,最終由量變引起了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