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單論成就,他甚至還遠遠比不過徒弟薛靖良。
無數年後,薛靖良或許會彪炳史冊,但鍾氏老祖鍾安河或許會被世人所遺忘。
若是桃源鍾氏再滅亡,鍾安河老祖在世界上存在的痕跡,或許都會永遠消失,就像是世界上從來都沒有誕生過他這樣一個人。
念及此,鍾立霄心頭甚至忍不住生出無限的悵惘。
或許老祖的遺憾,就是所有平凡修士的遺憾吧!
而更加殘酷的是,他現在卻妄圖用一幅畫來概括老祖的一生,給他一生的功業蓋棺定論。
這簡單的一幅畫又能承載多少?
鍾立霄罕見的覺得,他筆下的畫卷就像是另類的史冊,只小小的一幅畫,畫盡的卻是人之一生。
最後,鍾立霄選擇畫一幅長卷。
畫裡的老祖蒼老平凡,但背影高大,他抬頭仰望青天,在寂兮寥兮的白雲深處,有一顆隱隱約約若隱若現的金丹在閃閃發光。
而這就是老祖後半生瘋狂追求的東西,看似只有一步之遙,但實際上卻遠在天邊。
這就是老祖一生所求之道!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還真有種“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悲涼。
但就在老祖背後不遠處,卻能看到更加渺小的鐘氏諸多族人。
他們在老祖背影所廕庇下的陰涼裡,神態不一,但各個臉上都有笑容。
對於老祖,眾人都在仰望。
鍾安河老祖或許很渺小,或許只是萬千求道者中普通的一員,但他對桃源鍾氏而言,卻就是天!
最後,鍾立霄又在畫冊一旁題了一句詩。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畫完、擱筆。
鍾立霄順利將老祖的畫像烙印於神通圖譜空白頁之上。
一氣呵成,一次成功。
而這也再次從側面印證出,在他們眼裡異常高大的老祖,真就只是一個普通的修真者。
哪怕他在很多人眼裡,是一個威震多縣的梟雄,但他依舊平凡,依舊渺小!
鍾立霄甚至猜測,老祖的神通大機率和金丹有關。
原因無他,以神通圖譜復刻這麼多神通之種,鍾立霄已經對其所展現出的靈魂特質有了個大概瞭解。
神通本質上就可以看做是靈魂所結出的道種,和其最迫切的渴望有著莫大的關聯。
可以是希望、願景、期盼,也可以是幻想、喜好、成就。
由經歷和記憶成就!
而神通種子的存在,也極有可能會反過來影響人之精神、行為和習慣。
感覺就像是陰陽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眼看鐘立霄當著他的面幫他畫了一幅肖像畫,鍾安河也慢慢由最初的好奇,變得沉默、變得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