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陽武山威懾的緣故,天狼殿高手不敢破壞規矩親自下場,但還是依舊擺下了八門金鎖陣,險些將大楚的軍隊悉數困死。
但最終,這大陣終究還是沒能攔住他,讓他破了陣,直殺的北瀚軍隊丟盔棄甲,喪師辱國。
幾乎光復大半淪喪國土,一時威望空前高漲。
後來也就有了民間意義上的昏君奸臣連發十一道金牌召他回京......
當時他的很多部下,甚至都勸他乾脆反了那鳥皇帝。
最終,薛靖良還是選擇了回京。
他太清楚此事背後仙門的訴求是什麼了,一旦他造反,這天下估計要再次殺的血流成河。
不知道又有多少怨魂,要淪為修士的資材。
他薛靖良戎馬一生,固然有光宗耀祖建功立業的野心,但征戰那麼多年,他也比任何人都更加渴望太平。
因私心而致使天下再次塗炭,他堅決不願,就算回京就可能慘死獄中也在所不惜。
而這一次構陷入獄,幾乎徹底斷送了大楚收復故土的希望。
此後二十年,薛靖良都碌碌無為,只能望著北瀚的方向空嘆。
而他也徹底垂垂老矣,昔日的舊部也死的死老的老,而他甚至還要一次又一次自汙。
他半隻腳都入土了,皇帝大臣依舊不放心,想想也可笑。
直到十年前,北瀚再次南下,大楚又一次一敗塗地,被迫抬棺出征的薛靖良再次力挽狂瀾。
這一次,修仙界的阻力很小,支援他的修仙勢力搖身一變成了白雲觀,陽武山好像成為了過去。
而白雲觀則明顯比陽武山強勢太多,修仙界的阻力幾乎沒有,他一舉搗毀了北瀚首都天狼府。
完成夙願後,京城裡滿是對他功高震主的閒言碎語,而他也沒有討人嫌的戀棧不去,直接掛印離開,表示要去修仙。
很快,他就名滿天下。
閒言碎語消失,就算是昔日的政敵,也對他滿是溢美之詞。
就算是大楚皇帝,也非常慷慨的追封他為“武成王”。
......
聞聽到薛靖良侃侃講述他的故事,鍾立霄也不由肅然起敬。
毫無疑問,薛靖良的一生已經將“武將”的傳奇譜寫到前無古人的地步,就是以後也未必再有“來者”。
尤其是他在完成夙願後功成身退訪仙求道,簡直做到了人臣之極限。
為後世所有人臣都樹立下了榜樣,薨逝後一個“忠武”諡號是絕對跑不了的。
就算他現在隕落了,也會永遠青史留名,遠遠超過世上九成九,最終都會被歷史塵埃淹沒的修仙者。
只是讓鍾立霄唏噓的是——薛靖良在位時滿朝毀謗,他急流勇退時譽滿天下。
或許,譭譽參半永遠都是一個偉人的宿命!
只是這讓他又該如何描摹這位傳奇軍神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