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為殿下準備了杏林,臣這便帶殿下前往歇息!”
“杏林?”他挑了挑眉,上次來時,好似這杏林與四房的聽雨軒為鄰,如此甚好。
“殿下,可是不滿意?若是......”
“不!本宮很滿意!走吧!”言罷,率先步入勤侯府後院,這是他第二次入住侯府,第一次來時,正逢侯府大火,內院燒燬極重,女眷眾多,不得已將他安置於外院的廂房之中,此番倒是可以獨居一個院落了。
常仕忠緊跟在後,看著他如孩童般雀躍的背影,暗自嘆息:竟到了如此境地嗎?那不過是個十一歲的女童,即便是與眾不同了些,到底年歲尚小,太子這般不加掩飾,若傳了開來,不僅有損她的閨名,更有損太子的威名。
“下官見過侯爺!”周哲達快步上前,跟在他的身側。
“周大人免禮!”他放緩了腳步,與太子拉開了距離。
周哲達見此微怔,而後便也放緩了腳步,落後他一步的跟著,暗自猜測著究竟是要說些什麼,竟還要瞞著太子?
“你到任也有段時日了吧!”
“回侯爺,已近半年了!”
“想來對這侯府上的事情應是有些瞭解。”他指了指腳下的地面,笑眯眯地看過去。
“侯府諸事瞭解不多,倒是這府上的四老爺青長貴與下官很投契。”
“四老爺?青長貴?可是那貞渝郡君的父親?”
“正是!”
“說起這郡君,當真是讓本侯刮目相看,此次前往廣陵,方自太子口中得知若不是她,此番只怕我天朝都將陷入戰火之中。”
常仕忠感慨著,一路之上聽到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個決定都將這場戰爭拉向了不同的局面,即便是他也不得不承認若不是她,只怕安南敵軍早已揮軍入京,自己那孫子常天佑、包括太子在內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周哲達驚滯原地,阜南之戰、鎮南關之戰早已傳遍天朝各處,卻無一人提起她貞渝郡君之名,故他一直認為她至多抵達廣陵,尋了太子,帶著其屬下雲翳查辦瘟疫之事,卻不曾想這場戰爭取得勝利竟與她有關,且聽武柱國侯之意,若不是她,整個天朝都將於這場戰爭中失利,屆時必然是戰火連天,民不聊生。
想到此處,再回想之前太子看她的神色,怕是動了心了;而後又言讓她下去休息,定也是發自肺腑,可笑他還與青三元、青長貴般以為太子是在以另一種方式責備她的失禮。
思及此,他看向已經帶領太子走入杏園的青三元、青長貴,暗自感嘆:貞渝郡君有了這身軍功,往後必然如日中天,於侯府而言已是照亮侯府前程的明珠,可笑這侯府之中竟還有宵小之輩,處處算計於她,真是不知所謂。
青顏剛入內院,便得知三房已經搬回牡丹園,大房也回到了瓊竹院,故而於竹林前的明月齋與不順路的青玥、青雲匆匆告別,兩人也未多加挽留,只在分別之際青玥拉著她的手道:“你離家日久,此番回府難免會有些不順意,只不論什麼事情都要一步一步來,另外,若是、若是覺得碧水榭住的不開心,便到我這裡來,萬不可亂了方寸!”
“大姐姐放心,我知該怎麼做!只是......唉!大姐姐還是要幫幫我。”她聽此言,心下一沉,只覺得滿心的憤悶,而後又想到太子的心思,想要說,卻說不出口,只無奈地看著她。
“你我姐妹一體,不論是什麼,能幫的我必然會幫,你且放心!”她不明所以,只認為是四房之事,忙承諾著。
“有姐姐這句話,我便無後顧之憂了。”
言畢,彼此道別後,青顏匆匆趕往碧水榭,家中必是出了事情,唯今之計,是要弄清都發生了什麼,而後才能去見母親、姐姐、妹妹、弟弟。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