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侯陳光裕立刻出聲說道:“差使的事我們可以等,現在我等就有一個小小的請求,懇請陛下把我們手上的臺灣墾殖公司的股票,換成其他股票,最好是四海商行。”
顯然這不是寧陽侯一個人的想法,大部分勳貴們都抱著這個想法。事實上原本他們並不想麻煩皇帝,而是想要自己同股票交易所協商這個問題。
只不過當他們發現負責監管股票交易所的,居然是一位內臣之後,就放棄了用權勢逼迫對方交換股票的想法,畢竟他們不能跟皇帝比權勢。
朱由檢翻閱著手上的一封信件,一邊聽著緊急入宮的豐城侯李承祚的彙報。
負責管理股票交易所的內臣唐文徵,也被匆忙叫了回來,等候崇禎的詢問。
李承祚說完之後,王承恩就有些憤怒了。這些宮內擁有的股票,名義上是皇帝所擁有的,但是在廢除了皇店、皇莊制度之後,相當一部分股本的利潤將會用來貼補宮內的花費。
勳貴們的提議,無疑是在他們這些內臣碗裡搶食,這顯然是內臣們不能容忍的。
不過礙於崇禎還沒有發聲,王承恩也不好作聲,不過他嚴厲的盯著李承祚的眼神,到像是把他當成小偷了。
朱由檢放下了手上的信件,然後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這才輕鬆的對著李承祚說道:“朕還以為是什麼大事呢,原來不過是這點小事而已。”
唐文徵唯恐皇帝輕易的答應了這個不靠譜的要求,趕緊提醒道:“陛下,臣離開時,四海商行的股票已經漲到2成5了,而臺灣墾殖公司的股票跌去了近4成。
這一來一去就差了6成5,一萬兩就是6千5百兩的損失啊。請陛下切不可答應,這種無稽的要求。”
朱由檢感到一愣,頓時想起來,他好像沒有制定過漲跌停板制度,難怪第一天就變得如此瘋狂,不過這好像不應該啊。
朱由檢有些困惑的問道:“現在股票交易所很有名氣嗎?這四海商行的股票都是誰在購買?其他股票有沒有人買?現在股票面額都是多少一股?”
唐文徵毫不思索的回答道:“股票交易所在臺基廠的時候並無幾人知道,但是搬到十王府之後,人流就多了起來。
小臣詢問了幾人,發覺他們都是從外地趕來參加商人大會的代表,因為看了報紙才來見識一番。
不過真正購買股票的人則還是以京城商人居多,特別是京城幾家大典當行的東家。
據小臣瞭解,他們認為這些天來四海商行的盈利很不錯,而且又有一家長蘆鹽場在手,200萬兩的價值似乎太低了。
他們認為光光是長蘆鹽場,就已經價值這個數了,因此大量的買進了四海商行的股票。
而四海商行的股東,有些人趁著股票上漲賣出了自己手上的股票。但是看到股票不停上漲後,又開始惜售不買了,所以這才導致四海商行的股票不停的上漲。
各家股票,除了臺灣墾殖公司是一萬兩一股之外,其他的都是一千兩一股。除了四海商行的股票之外,其他公司的股票買賣的數量不多。臺灣墾殖公司更是一份成交記錄都沒有。”
朱由檢思索了一下,隨即問道:“現在股票交易一次,我們收多少手續費用?”
“每一千兩紋銀一兩,買賣雙方各收取05兩。”唐文徵飛快的說道。
“這樣,你等會去同張彝憲商議一下,把各家股票拆解到100兩一股的面額,原先的大面額股票進行回收銷燬。還有,在交易所設立一個紙幣兌換點,今後股票交易都要以紙幣進行結算,不再收銀兩和黃金。”
對於崇禎的這個要求,唐文徵倒是滿心的贊同。股票面值太大,使得進行交易的人數大大減少了。而兌換那些商人帶來的銀兩成色,則大大增加了交易所人員的負擔。
比起他能從火耗中撈取的那點好處,更讓他擔心的是,因為銀兩成色不足而導致交易所出現虧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