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老頭子剛下車,距離小羽還有幾步遠,趕緊快走幾步,就要俯身下拜。
小羽嚇了一跳,趕忙用純陽內力將三人托起來,嘴上還埋怨道:“你們可是恨我?”
三個老頭都一臉迷茫,“仙子對我等鄉民有活命之恩,我們敬你愛你都來不及,怎會恨你?”
小羽道:“既然不恨我,何必陷我於不義?你們皆為長輩,又是鄉老,我該拜你們才對。
你們拜我,既是折我的福,又是陷我於不義。”
說完她後退一步,甩了甩袖袍,整理衣襬,動作自然、姿勢標準且瀟灑,向三老拜了三拜。
她有言在先,三老勉強受了一禮,又堅決要還禮。
他們又想跪,沒跪成功,也只拜了三拜。
之後三人才自我介紹.也沒啥好介紹的,沒說名字,只報了姓氏,一個叫“陳公”、一個叫“張公”、一個叫“蔡公”。
蔡張陳,就是百里之鄉族人最多的三個大姓。
話說,她巧實劍的“夫妻劍魂”,張小巧、陳老實,也是三大姓之二呢!
敘過禮,王管事將一眾人引入別苑偏廳。
落座後,蔡公首先開口,道:“羽仙子,我們其實找過你好幾次,都沒見到人。”
小羽先道歉,又解釋一番自己的情況,“我遊蕩市井,不讓人發現身份,有躲災的想法。”
她遊蕩市井更多是為了悟劍意、鑄劍骨。
不過,“躲災”的藉口太好用,她一說,大家都信。
“唉,說到底,羽仙子之所以得罪妖蟬,還是為了西蜀,為了我們梁河鄉。”張公老臉上有感激也有愧疚,“只恨我等老朽無力,鄉里子弟也武藝平平,一點忙都幫不上。”
陳公道:“我等雖無武力,卻可以幫羽仙子祈福。
如今神廟即將建成,等羽仙子的神像擺放進去,我們三個一定領著全鄉五千六百戶,一起祭祀上蒼和鬼神,請神佛保佑仙子免受災厄。”
聽說全鄉之人要為自己祈福,小羽心中一動,隱約有了個想法。
“關於神祠所供奉的主神,仙芝世子可有跟三老說明?”她問道。
三老點了點頭,“我們本打算供奉羽仙子,世子說你同意了,改為供奉十三公主。”
小羽立即點頭,道:“沒錯。我終究活了下來,公主卻犧牲了性命,還英魂未歸。
當日回到天門鎮時,我便自認‘功勞第二’,首功歸犧牲者。”
蔡公遲疑道:“可以將公主神像放在主位,但地方足夠大,也能在邊上擺仙子的神位。”
“不用了,可以在門口立一塊石碑,上面記錄柺子山剿鬼的事蹟,並燒錄剿鬼英雄之姓名。死者陰刻,生還者陽刻,將我名字放在第一位即可。”小羽笑道。
三老對視一眼,還是蔡公開口,道:“羽仙子,我們建立神祠,當然是為了感恩眾位蜀東英雄。
可鄉民也有小小的期盼。
盼望透過建立神祠,威懾陰邪魔怪,讓它們不敢靠近鄉里。”
陳公感慨道:“羽仙子雖是活人,不是鬼神。
可在梁河灘地界,你對鬼神邪物的威懾,超越了很多真神。”
——你們在柺子山下為我立神像,讓柺子山內的妖蟬看到,說不得被恨屋及烏。
小羽心裡嘀咕,嘴上問道:“梁河灘最近可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