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彙報(上)
皇宮裡,和黃尚書幾人前後腳,最先運達的是體積小,價格貴重的:寶石、黃金、白銀、金疙瘩、珍珠、香料和稀有皮子等。
黃尚書親自挑了幾箱有代表性的,抬到了夏洪棣的御書房,君臣幾人圍著大箱開座談會。
黃尚書作為四人的代表,先為皇帝陛下做匯總。
“陛下,臣等從天順六年仲春初二出發,天順八年臘月初十回京,耗時兩年十個月,去時成員共計三萬兩千五百人,回京三萬零七百七十六人。
此行,與大夏朝順利建交的海外國家有六個,交好的土著部落有八十三個。並有三十五位大食商人帶了船隊前來大夏通商,五十一位醫者來我大夏醫術交流。
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大夏朝新增了兩個藩屬國,室利佛逝和交趾,交趾王嫡長子攜貢品進京常駐。
合計為朝廷帶回:
黃金:五十萬兩;
白銀:二十萬兩;
金疙瘩:十八萬斤;
各色寶石:六十五箱;
香料八萬三千斤,稀有藥材五萬兩千斤,象牙和犀牛角”
黃尚書邊說,夏洪棣邊翻看賬冊,頻頻點頭,滿眼的喜悅之情。
“陛下,您看,這是我們從土著哪兒挖了大半年,才挖回來的金疙瘩。不似一般的金礦石,含金量約至少有五到七成。”
“咦,這不就是狗頭金嗎?怎能挖到這般多?!”夏洪棣拿起瞧了瞧,被賬冊上大寫的十八萬斤的數量給燙著了,哪怕含金量只有一小半也了不得啊!
“哈哈哈,陛下,我們大多是從一條估摸有上千年的河谷底下挖出來的,那地兒的金子和寶石估計百年都挖不完喲!”
“當地土著們不用金銀做貨幣?”聽來聽去,滿地都是黃金的樣子。
“他們還是以物易物呢,沒有金銀珠寶的說法,鹽巴比啥都好使。我們挖了一半的金疙瘩,一小半都是用鹽巴換的。”
夏洪棣恨不得再派他十萬大軍去挖金礦,這都是什麼神仙寶藏之地喲。
滿臉的遺憾,讓眾人都笑了起來:“可能我們離開後,他們就知道金疙瘩和寶石的價值了,土著們也傻不了多少年啦。”
“如此透明純淨的寶石,倒是難得!”接過小舅子遞過來的寶石,夏洪棣感受了一下寶石的重量,再看了看其純度,給了好評。
“嘿嘿,陛下,這個寶石特別得很,請讓人拿一個琉璃物件兒來。”高懷瑜覺得這個透明的寶石比其他都有用,他私底下換這個換得最多。
夏洪棣只得讓,成總管把他慣用的一個琉璃杯拿了出來。
只見到小舅子,接過他手中透明的石頭,在琉璃杯上劃拉了幾下,他那價值不菲的琉璃杯,居然,居然就這麼被劃開了一個大口子。
“這!這!這是何等利器?”夏洪棣把琉璃杯看了又看,然後還把剛才劃開琉璃杯的透明寶石放到眼下仔細的瞧了又瞧,這小小的透明石頭,居然沒有一點痕跡。
“陛下,天竺人把這個寶石叫做金剛石,想說明此寶石的硬度非比尋常。而且此寶石經過白日的陽光照射,等到晚間便會放散出天藍色的光呢。”
“妙啊,妙啊!”夏洪棣讓成總管趕緊把這個箱子裡的金剛石,全部給他挑出來。
接下來,各色的寶石產地是哪裡,他們用了的什麼法子給換來的,黃尚書一一做了詳細的介紹。
比重最大的寶石,可是在寶石之國得來的戰利品,夏洪棣先是為戰役中犧牲了的水軍傷懷一會兒,又為如此豐收而高興。
“慈不掌兵,雲德,幹得好!壯烈了計程車兵們,撫卹銀朕再從私庫撥一份!水泥坊或者皇后的蠔油坊也給他們的家屬留一份工,若有孤兒儘管送來京城善堂。”
“皇恩浩蕩,臣替他們給陛下磕頭了!”高懷瑜眼圈微紅,他當然不會吝嗇給兄弟們補貼,可怎能有從陛下這裡來得更加榮光呢?
沉重的話題不易多說,今兒可是大喜之日。
“愛卿啊,愛卿啊,你這一個玩泥巴的手藝,玩到了海外居然都換來了這麼多的寶石,簡直就是空手套白狼啊!”夏洪棣是對綠寶石來由的感嘆。
黑娃無奈啊,雖然他沒文化,但是也知道在這裡,有個《國語》周語·祭公諫穆王徵犬戎的典故。
人家這個典故里的白狼可是祥瑞,比喻空手能將祥瑞套住的有道國君和勇士。
而他這個現代人,聽著怎麼就覺得皇帝陛下在內涵他呢?
不想往歪處想,他連忙轉移話題:“陛下,點子是臣出的,可所有做實事的都是咱們水軍的兄弟們呢。他們個個都是好樣的,上陣能殺敵,下馬能種地、燒磚燒陶器!”
高懷瑜感激的看著未來親家,他都不好意思這麼誇他的下屬們,這話也就從忠勤伯口裡說出去最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