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月明倒是沒急著點頭,而是想了想。
這事兒他不敢輕易點頭,畢竟李承乾到底是個什麼方針,他還不清楚,要是影響了李承乾後續的佈置,他的前途也算完了。
……
而就在唐月明他們商議的同時。
皇宮之中,李二和李靖、房玄齡、尉遲敬德等當朝大員也在議事。
其實李靖他們都有些愣神,李二將眾人召集了起來後,又不說話,這是鬧哪出?
過了沒多久,一個內侍急匆匆地跑了進來,在李二耳旁耳語了幾句後,李二心中瞭然,當下說道:“房愛卿,如今國庫可還支撐得一場大戰?”
一聽李二這話,眾人頓時一愣。
好傢伙,你憋了半天就憋出這麼個屁?
“陛下,雖然……”房玄齡有些磕磕巴巴地說道。
李二大手一揮,道:“別提其他,直接說,國庫如今可否支撐得起興兵高句麗?”
“支倒是能支撐,只是……”房玄齡有些無奈。
李二卻是說道:“行了,你不懂,真要說的話,如今是出兵高句麗最好的時機。
雖然北方還有薛延陀,但薛延陀被西突厥纏著,尚且自顧不暇。
再加上吐蕃和蘇毗還在混戰之中,唯一的威脅吐谷渾,也被高明盯死在了那裡,現在反而是我們出兵高句麗最好的時機。”
一聽李二這麼說,眾人也是無奈地點了點頭,這話李二還真沒說錯。
薛延陀和西突厥沒有分出個勝負之前,是無力南下做什麼的,而吐蕃和吐谷渾,都被李承乾盯死在了那個地方,自己都是一屁股的屎,哪兒還有餘力來圖謀大唐?
至於南方那些彈丸之國,大唐又何時放在眼裡過?
所以這會兒,李二可以安安心心的去收拾高句麗。
“陛下,高句麗如今正處寒冬臘月,這時節出兵,一來是將士們肯定要飽受寒冬之苦,二來糧草物資運送的成本也要大大的增加,實在是有勞民傷財之意,還請陛下三思。”魏徵聞言,還是站了起來。
他知道李二為什麼要執意對高句麗動兵,從內心深處來說,他其實是願意支援的。
可這大唐才消停了幾年?
李二搖了搖頭,道:“雖說寒冬臘月天寒地凍,可莫不是隻有我大唐的將士才會遭凍?這不是問題,至於說糧草,直接從登州調撥就是,這些年,朝廷每年都在登州屯糧,不就是為了這個時候的。”
“對,這老天爺還能挑著人凍不成?老夫就不信了……”尉遲敬德立馬站出來捧起了臭腳。
李二想打仗,作為李二麾下頭號狗腿子,他當然得支援,還得賣力的支援。
這是他這麼多年以來的,為官之道。
當然,聽上去好像很簡單,但真要操作起來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樣的話,還是很考驗眼力的。
作為兵部尚書的侯君集,也是立馬站了出來,說道:“兵部隨時聽候陛下的調遣。”
他話不多,但態度也很明顯。
房玄齡和李靖倒是不怎麼開口,不是說他們沒話說,而是作為百官之首,他們只要開口了就代表了百官的態度,所以這會兒兩人也在心裡思量。
當然,真正在思量的,可能就房玄齡一人。
李靖的態度特別有意思,只要你們敲定了,咱就點個頭,反正就一句話,少言慎言,很謹慎的一個人。
他自認為在朝堂上不是這些心眼子一堆堆的傢伙的對手,也不想和他們玩什麼心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