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個誘人的訊息。”
範德比爾特對這個訊息非常感興趣,他已經從淘金產業中嚐到了甜頭,這則勁爆的訊息對他非常有吸引力。
不過眼下範德比爾特發現了更加有趣的東西,那就是梁耀的加利福尼亞鐵路公司鋪設的鐵軌。
加利福尼亞鐵路公司鋪設的鐵軌非常精良,不僅僅是鐵軌下方鋪有一層厚厚的碎石,鐵軌上也打上了質量優良的道釘用於固定鐵軌。
這在劣質鐵軌當道的東部地區也是難得一見的。
而且梁耀的這種鐵軌形制,此前範德比爾特也從未見過。
“這些鐵軌的鋪設成本很高吧?”
商業嗅覺敏銳的範德比爾特蹲下身檢視著這些剛剛鋪設不久的鐵軌。
他既然已經決定進軍鐵路行業,肯定是對美利堅的鐵路運輸業做過詳細考察的。
不僅是美利堅的鐵路運輸業,就連英國的鐵路運輸業他也做過調研。
鐵路事故率高,是美利堅鐵路行業的頑疾。
美利堅鐵路事故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起步較晚技術落後這些客觀原因外。
美利堅鐵路公司最求短期利益,眼光短視才是更為重要的原因。
技術落後尚可追趕,目光短視,上帝也救不了。
劣質的鐵軌才是造成美利堅鐵路交通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
這一點範德比爾特清楚,很多鐵路公司的高層也心知肚明。
但就是不願意做出改變。
因為想要做出改變就等於承認鐵路事故的頻發是劣質的軌道造成的,而拆毀這些現有軌道,重新鋪設質量合格的軌道需要付出成本,非常高昂的成本。
不僅拆軌道,鋪設軌道需要成本,停運的路線每時每刻都要承擔成百上千美元的損失。只有正在運營中的線路才可能給鐵路公司帶來豐厚的利潤。
這個代價是所有鐵路公司的高層都不願意承受的。
至於出意外造成人員傷亡,反正死的又不是他們。
事實上很多投資鐵路公司的富商他們出行都很排斥乘坐火車,因為他們比誰都清楚其中的風險。
因此他們雖然從事鐵路運輸行業,但自己出行的時候更喜歡乘坐馬車和蒸汽船出行,他們很珍惜自己的性命
要是出了意外造成人員傷亡直接拿錢收買新聞媒體公關就行,公關成本可比直接拆毀劣質鐵軌,鋪設新軌道徹底解決這個問題要低的多。
他們還在報紙上渲染英國、法國等國的鐵路事故率非常高,每當大西洋彼岸的國家出現鐵路事故就在報紙上大書特書,使得美利堅人民漸漸接受了鐵路事故率這一現實。
在這個資訊比較閉塞的時代,報紙是位於世界邊緣的美利堅獲取資訊的主要方式,他們很相信報紙,尤其是權威報刊。
在這些無良媒體的渲染下,美利堅人民甚至同情起了大洋彼岸的歐洲人,覺得和他們比起來,美利堅的鐵路交通都算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