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方葉想學?
憑什麼?
李白冷笑。不料,一旁的邵陽卻是微微一笑,“我並不想學太白兄的青蓮劍歌。”
“嗯?”
李白當然不信,只當對方是故意嘴硬,所以李白淡淡一笑,“哦?不想學?那你蓄意接近我,又口口聲聲說著仰慕,總不會是仰慕我的詩,想要學寫詩吧?這個我可教不了你,你還是去那些啟蒙學堂,聽那些夫子授道吧。”
邵陽心道,說出來你還真不敢信,自己最仰慕李白的,正是他的詩!
其實想學的,也是李白的詩。
邵陽修煉樂府真經,而縱觀千年歷史,在《樂府真經》上造詣最深厚的,李白若認第二,恐怕沒多少人敢自認第一。
邵陽就曾經學到過李白的《行路難》等等,從其中也有諸多體悟。
這豈非就是學詩?
所以,邵陽從容在李白身前坐下,微微一笑開口,“我此來,正是想要向太白兄請教一下諸多詩篇。”
李白錯愕,這……也太能裝了吧?
李白依然不信。
邵陽已經開始請教,“我知道太白兄在入蜀之時,曾經寫過一篇《蜀道難》,其中有云,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當真大氣恢弘,令人嚮往……”
老實說,現在邵陽對於種種“古典”也有了不俗的造詣,但說到底,他仍是一個“現代人”,所以他的學習,更多還是站在了旁觀者的角度。
要讓邵陽寫詩,他根本束手無策,無從入手。
但若論評價,卻又有自己的認知。
特別是,知道這樂府詩集的音律之中藏著諸般修煉玄妙,邵陽也下苦功夫研究,頗有自己的見解。
所以,開始是邵陽說,李白聽,但不多時,李白已經頻頻開口,頭頭是道。
因此到後來,就已經是李白說的多,邵陽說的少。
但邵陽時不時說一兩句,總是能夠說到李白最得意的地方,讓他越發盡興!李白也已經察覺到了,這邵陽還真不只是信口胡謅,他對於自己的詩,對於樂府詩都有很深的認知。
就是……
角度挺刁鑽的。
不過也沒什麼。
又說一時,李白高呼,“與朋相聚,豈能無酒?”當即喚過店小二來,要他送上美酒佳餚。
小二登時面露難色,“這,我們這裡不賒賬。”
李白大笑,“我當是什麼事,這有什麼?”
他伸手入懷,一摸,卻摸了個空,神色不由微微尷尬。不過很快,李白就已經脫掉了身上穿的狐裘,遞於小二,“拿去,換美酒過來!”
邵陽忙喚住小二,笑道:“哪裡用太白兄這般?我這裡還有些盤纏,足夠。”
片刻後,美酒佳餚擺起,兩人一面喝酒,一面暢談,也是暢快!
而李白果然不愧是詩、酒、劍聞名,一喝了酒,李白說起詩、說起劍,都越發鞭辟入裡,每說一詞,都極盡玄妙。
彷彿一喝酒,他就得了什麼buff加成一般!
修為陡然提升了好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