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君到了!”
隨著侍衛傳告,就見秦穆公自殿後繞了過來,登臨寶座,向眾臣、眾公子看了一眼,微微點頭,笑道:“今日召集諸位一同過來,也沒什麼要事;就是日前百里將軍在太華山遇到一位奇人,博學多藝,所以召集大家一同過來看看。”
眾人肅然,穆公說的越是輕鬆,眾人也就越不敢輕視。
秦穆公與眾人解釋一番,這才傳令下去:
“召蕭史!”
“召蕭史!”
很快,就有侍衛引著一人步入殿來。眾人望去,但見來人羽冠鶴氅,衣冠華麗,而且玉貌丹唇,飄飄然有超塵出俗之姿。
竟是一位濁世出塵佳公子!
眾公子不說自慚形穢,但也不得不承認他的風姿確實出塵。
殿後藏著一個俏麗女子,向著殿中偷眼打量——
很快收回頭去,面帶紅暈。
這就是蕭史?
一道道或期待、或豔羨、或飽含惡意、或暗藏算計的目光,一時間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蕭史近前,見禮道:“鄉野之人,不懂禮數,還祈見諒。”
秦穆公見他風姿不俗,形容瀟灑,似已先有幾分喜色,請他在一旁坐下。而後詢問他的來歷,蕭史一一答對。
秦穆公似是越發滿意。
下面眾公子不由都是焦急。
半晌後,秦穆公終於問到正題,“公子可善吹笙麼?”
蕭史卻道:“臣不善吹笙,只善吹簫。”
只善吹簫?
秦穆公似乎一愣,扭頭望向百里視。眾臣同樣是吃驚不小,這,這……鬧烏龍了?穆公如此大張旗鼓,結果請來的卻是吹簫者,而不是吹笙者?
眾公子們則是意外之喜,哪能料到居然有這樣的轉折?
穆公沉吟道:“吾女有誓言,欲尋吹笙之人,公子只善吹簫,非吾女所求之人。”
便要讓人將蕭史請退。
穆公正要開口,卻見殿後有一侍女匆匆趕來,在穆公耳邊低語幾句。穆公聽了,不由“哈哈”一笑,“吾女有言,簫、笙本是一類,公子既善吹簫,想必對於簫笙的不同也有研究?”
就聽蕭史道:“自然。笙者,生也,相傳是女媧所作;簫者,肅也,相傳是伏羲所作。昔伏羲氏編竹為簫,聲音和美,如同鳳鳴。後來黃帝命人伐竹製為笛,共七孔,聲音也如同鳳鳴,但形狀已經簡單許多,與古之簫大不相同。然吹彈之技藝卻不大變。”
穆公大悅,連問道:“聽聞簫藝至極,能引百鳥來朝麼?”
蕭史道:“簫音像鳳,而鳳為百鳥之首,所以百鳥聞鳳聲而集於此。”
“卿之言令寡人受益匪淺。”穆公讚道,“吾有一女……”
他正要開口,卻忽然,只見殿下陳安大夫忽然排眾而出,在殿前見禮之後道:“秦君,這‘蕭史’巧言善辯,然偽稱善簫,不肯一試其技。我懷疑,他是有心人假扮而來!”
堂上一片譁然!
那“蕭史”卻是目光微微一跳,神色淡然,這就開始出手了麼?
他早想象到,“蕭史”出現,少華宗一定會忍不住的!
少華宗的目的是弄玉手中的碧玉笙,蕭史出現,意味著這一時光碎片接近尾聲,少華宗如何還能忍得住?
不過……
現在就跳出來?有些奇怪。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