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皺起眉頭:“我家老母久居陽翟,不願遠離故土,水鏡先生亦是潁川人,怕是也不願背鄉離井。”
太史慈回道:“此去,只為報恩。”
就算拋開其身份不談,以其姓格,也定能與我等成為好友,而剛才,面對少龍的邀請,汝等為何不應允?”
不過,對於竹簾,馬超也只知大概如何做,但卻沒有那麼好的手藝,可以將竹子削為髮絲一般細,也無法將其編織成窗簾,故此,這個任務,自然也就交給這些細心的工匠們了,反正竹子也不怎麼值錢,在南方地帶,滿地皆是,特別是益州等地,也就是馬超後世老家,熊貓之故鄉,那地方竹子可是出了名的多,當然,在荊州等地,也是盛產竹子的地方,要說中國,就數北方等地沒什麼竹子,畢竟因天氣、泥土等因素,北方並不適合竹子生長。
出於對赤兔馬的覬覦,馬超連忙親自迎出營門,同時命飛虎軍分佈左右,避免其他幷州將領計程車卒窺視到這一幕。
但是幸好,天命不絕劉備。恐嚇的事情,劉協已經先一步做過了,那一天劉備汗流浹背,感染風寒而回,回來後一病不起,修養半月才好了過來。
“如此當立軍令狀……。”馬超站起來說道。
何太后微微一笑:“袁校尉寬厚仁義,能為同僚表功,本太后很是欣慰,只是馬超另有任命不得擅離,不如我讓你前去替代皇甫嵩。”
馬超知道,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之關鍵一在糧草二在人口,歸根結底還是人口,人口多了,耕種的人才會多起來,糧食才會多起來,糧食多了才可以聚攏更多流民,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發展軌道。可馬超很無奈地發現,自己即將統治的冀州是一個世家林立的地方,魏郡審家、清河崔家、中山甄家等數十個世家大族佔據了大量土地也隱瞞藏匿了大量人口,導致能夠納糧納稅的自耕農階層不足實際人口的一半,馬超若是想在冀州長治久安下去,必須要招攬其他州郡的流民,從現有的自耕農和流民裡招募士卒,打造成完全聽命於自己的軍隊,才能真正有效地對抗世家大族的統治。
隊伍停下,一個面白無鬚、一看便是太監的小太監自動來到馬車旁,趴在地上,然後,馬車上伸出一隻腳,踩在小太監背上,接著,一個身形健碩、面色白淨的中年男子下了馬車,眾人一眼便能看出,此人依然是太監一個,為何?因為此人同樣沒有鬍子,一箇中年男子沒有鬍子,意味著什麼,自然不言而喻,要知道古人講究身體發乎、受之父母,除犯人外,一般人,是不會輕易動身上一根毛的。
念此,馬超當即排眾而出,來到中間對眾人拱手道:“雲區區一年幼之將,怎當得盟主之位,感謝諸位愛戴,贖雲恕難從命。”話畢,馬超有轉身對袁紹拱手道:“本初四世三公,名揚海外,盟主之位,非本初不可。”
然而,褚飛玉為了能夠救他,不顧自己安危,數度披甲上陣。獨闖萬人戰陣,有死無生,愈是無怨無悔。
曹操頓時心動,不過就在曹操打算點頭應好的時候。
不過,對於此事馬超並不感冒,直接的揮了揮手,說道:“說說看,孤本月的進項是多少?”
“拖出去,軍法行事。”馬超揮手間,親衛上來便將曹操拉了出去。
頓時,劉協收下了打算說出來的話,開始靜待下文。
權利的膨脹,使得曹操終於走到了這一步,而外甥被殺,只是個引子罷了。
馬超對著馮芳有了清晰認識後,才命人喊門。
城池內,劉備仍然心有餘悸。這一次,他真的是被折騰慘了,身上中了一箭血如湧泉,臉色蒼白,渾身虛弱。
何太后一聽,眼睛一亮,便命盧植速寫聖旨,頒佈下去:“因原幷州刺史丁原橫死,前將軍董卓不願代幷州牧之職,便由盧植遷為幷州牧,依然兼任尚書之職。光祿勳馬超轉為冀州刺史,同時兼任鎮北將軍,都督幽州、冀州、幷州三州軍事,度遼將軍、護烏桓校尉、護匈奴中郎將皆受鎮北將軍節制。”
這就是曹氏眼中的馬超。所以,一知道兒子犯了這樣的錯誤,曹氏立刻就飛奔過來司空府了。
張讓得意的冷笑,他是絕對不會讓袁紹取代馬超執掌兵權的。但他也知進退,見自己用言語逼住了何進,便趁機再說道:“啟奏陛下,還是查明原委在做定奪的好。”
就在馬超繼續說了一會後,典韋忽然匆匆而來:“大哥,剛才突然來了一個人,自稱乃洛陽來的小黃門,要見大哥。”
砰~~~
“傳令,兩翼騎兵後退!”馬超不知這支部隊從何而來。但這支部隊加入進來,黃巾的兵力幾乎就是己方的三倍。就算己方裝備精良,但對方的騎兵太多,護不住兩翼已經毫無勝算。
北邙山山勢雄偉,伊、洛之水自西而東沿著北邙山流過,水深土厚,在北邙山立墓,即圓了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風水之說,而且在北邙山地表以下的土層滲水率低、粘性好、緊實,所以邙山被視為殯葬安冢的風水寶地,從秦相呂不韋開始,歷朝歷代許多帝王將相都將陵墓安在此處,唐代詩人白居易還說“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更有句俗話說“生在蘇杭,葬在北邙”。
然而,天下沒有不漏風的牆。
褚飛玉咬著牙,左思右想一番,最終與夫君安全出城的念頭,壓過了為太平教報仇的想法。她便說道:“就聽夫君的,夫君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曹操也是不解,說道:“可能是黃巾軍中的逃兵,脫離了大部隊,先跑過來了。子進,你怎麼看?”
孫堅猛然一聲爆喝,驟然衝向馬超,手中並不鋒利的大刀,卻帶著無比氣勢,直直劈向馬超,氣勢凜冽,令人色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