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心慈眼觀鼻鼻觀心,默唸沒看到沒看到。
再次踏入含元殿,其他心思已在漫長等待中消耗殆盡,只餘某好累的感覺。
慢慢來到熟悉的聖人御座前十幾步,獨孤心慈已看到了熟悉的張說相公,源乾曜相公,張嘉貞相公,蘇頲相公,最前列的是宋璟相公,還有遼陽郡王尚書左僕射獨孤貞,已遷蒲州刺史的陸象先,居然還看到前徵漠河監軍使現山南道觀察使陳道,河北道觀察使王軒。
武將班領頭的是做千牛衛大將軍程伯獻,親仁坊的鄰居,還有莆國公左威衛大將軍楊同,左監門衛大將軍馮元一赫然在列,還有認識的右監門衛大將軍楊思勖,右領軍衛大將軍張亮,不認識的幾位揣測是左武衛大將軍王毛仲,左驍衛大將軍葛福順,左衛大將軍張知運,右衛大將軍渾元忠。
後排還有幾個熟人,右威衛雲麾將軍燕君鸞現在已是大將軍,安西副大都護張鐵頭,藍關守將寧遠將軍秦衝居然也趕來參加大朝會。
獨孤心慈不禁為自己人緣廣闊點贊,混不在意滿殿朱紫驚奇勳臣內怎地有如此不明生物。
姚崇依然端坐在御前右側,皇太子燕瑛,後面侍立著四皇子燕浚,還有一個看來上不足十歲的娃娃皇子,武王燕棣不知所蹤。
姚崇亦看到了混雜其中的獨孤心慈,心中恚怒更盛。
即便是聖人也有些愕然,一琢磨才想起是囑咐過馮元一帶其到勳貴班裡。
勳貴班的領隊河間郡王燕崇義三呼萬歲,接著是恭祝燕唐千秋萬代,風調雨順。
聖人見白髮蒼蒼的勳臣們已是強撐,連聲讓宦者搬來憑几,安排眾勳臣在兩旁落座,勳臣分開兩行,落座於文武班前紅地氈上,好巧不巧,獨孤心慈位置正在獨孤郡王案前,眾人看的是口瞪目呆,這還真是大巧背小巧,巧上加巧。
獨孤心慈無奈垂首,聖人也不禁一樂。
更巧的還在後面,下一個流程居然是進授新科進士的爵位以及安冊封他們的值司。
本來常科進士還需到吏部參加宏詞和拔萃兩科複試,就是身、言、書、判四項內容的檢驗,身就是體檢,看有無隱疾,言就是說話,有無結巴啞巴,書就是書法,授官總不能寫的字只有自己認識吧,判就是公文寫作,總不能授官後連個公文也不會寫吧?
但開元元年的制科乃特例,這不過一個月就由吏部擬定爵位值司,聖人索性就在元日大朝會的大日子冊封,沾沾年輕人的喜氣。
御史臺的人去宣進士們入殿,兼職禮部尚書的中書紫薇左侍郎蘇頲上奏疏,言稱科舉之事,乃國之大計,以去歲制科大獲成功為例循為常例,就是改以往三月常科到十月,三月為各州郡選拔進京士子時間,十月十八日為科舉開始之日,考後閱卷時間延長,改為來年三月放榜,那時才是杏花開放之時,不像今年杏園探花,只尋摸到幾隻枯梅。
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獨孤心慈自然是毫不關心。
禮部尚書蘇頲的奏疏應是事前議定了的,無人反對,聖人欣然允之,責各州郡擇良才入京參考,京兆府亦需安置好來京士子。
一片祥和之後,御史臺與禮部吏部的人領進士們入殿,此次入殿的僅三十來人,餘者第三榜中人仍由吏部安置。
進殿士子們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聖人,第二眼看到的居然是混雜在一群白髮勳臣中的獨孤心慈。
均是熟悉去歲制科探花郎之人,冬至日含元殿的十大罪辯爭至少還能記個三五年。
獨孤心慈自然亦熟悉其中大部分人,以溫鈺為首的十八人曾到輞川別業混吃混喝四五天呢。
聖人勉勵兩句後即有吏部主事宣讀冊封事宜,
首先前三十均獲朝散郎散官,從七品上,三榜的三百進士獲宣義郎散官,從七品下。
挨個宣讀姓氏,三十一人的名字逐次唸叨,少了探花郎獨孤心慈和被探花郎罵死的柳子慶。
聖人與殿內朱紫臣工不理意氣飛揚的眾進士,均饒有興趣的看向數著指頭的遠東侯獨孤心慈。
獨孤心慈上首的盧國公還扯扯他的衣袖,一臉促狹,獨孤心慈不禁埋怨,安排勳臣的座位怎地就不隔開點,像那些有資格賜案几的三品大臣們相隔足有一步,打聲招呼亦需大聲,他們這些白首勳臣卻挨著坐的,歪著的都可以腳碰腳了。
千官望長安,萬國拜含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