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軍趙少涵都尉英靈何在?”
“安東都護府副大都護黑齒悠唐英靈何在?”
“狼團團長獨孤肅英靈何在?”
“狼團副團長楊一凡英靈何在?”
“少海義士額爾古納英靈何在?”
“右威衛都尉竇值英靈何在?”
“新城軍大使杜楓英靈何在?”
連續九聲喝問,九個鞠躬,第二個名字喊出時,獨孤貞和溫韋兩位郎君開始跟著鞠躬,第三個名字喊出時,出列武將開始跟著鞠躬,第四個名字喊出時全體武將開始跟著鞠躬,第五個名字喊出時,宋璟帶著相公們開始鞠躬,第六個名字喊出聲,姚崇起身跟著鞠躬,第七個名字喊出聲,所有文臣開始鞠躬,第八個名字喊出來,太子起身開始鞠躬,第九聲喊出,全殿文臣武將除趴著的武王司徒奇才和王承慶均起身跟著鞠躬致禮。
三百多進士今日算是大開眼界,從進入丹鳳門就開始震撼含元殿的宏偉,柳子慶的請誅奸賊疏讓他們見識到了競爭的激烈,唐休瓏的十罪疏讓他們見識到了世事的兇殘,三司會審知道了大唐律法的嚴謹,而審訊的反轉讓他們見到了人心的險惡,各種場面讓人眼花繚亂,目瞪口呆,無所適從。獨孤天星祭奠英烈,從他喊道第三聲起,高適等人就開始躬身,餘人卻開始木木愣愣,直到第七聲,全體文武大臣開始鞠躬,才統一行動,當然除了傻了般的柳子慶,他可是萬萬沒想到居然被翻盤。
“英靈千古,忠魂不散,”獨孤心慈繼續嘶聲喊道。
長鞠一躬,轉身看向三位主審官刑部尚書陸象先,大理寺卿韋抗,御史大夫宇文融。
“控某殘暴,某本不欲自辯,只因有三十餘萬大唐將士戰死在遠東的白山黑水,某卻以一殘軀苟活於世。”
“唐休瓏中丞與柳子慶進士控某十罪,某亦不在乎,生有何歡死又何哀?但汝等卻叫囂,某之殘,大快人心,某之黨徒死傷悲聲,實乃天罰,某無父無母,天之棄子,幼蒙華師撫養教導,及壯得遼陽郡王垂憐收為嗣子。”
“某獨孤心慈,幼時華師耳提面命,讓某長大為燕唐效力,獨孤郡王時刻提醒某既為燕唐子民,需為燕唐鞠躬盡瘁,某亦每日三省,今日某所殺之人可是燕唐之敵?今日所說之語可有損燕唐威儀?今日所行之事可有利於燕唐?”
“汝等控某飛揚跋扈,某認,少時不狂何時狂?但某未曾棄父母,實乃父母棄某,某未曾欺凌官吏,兇暴鄉里。”
“汝等控某擅啟邊釁,某也認,趁敵病要他命,貽誤戰機,是謀害同僚,但某行的並不是不義之戰,並未靡費軍資,某是為燕唐行正義之戰。”
“汝等控某嗜殺殘暴,某亦認,太祖太宗均曾言,突厥者,禽獸也,突厥屢犯燕唐邊界,搶燕唐牛羊,焚燕唐房屋城池,殺燕唐無辜子民,某願起十萬旌旗,殺盡突厥百萬兵”
“汝等控某結黨營私,某也認,只要願意殺突厥賊子的,均為某之同志,凡燕唐忠貞之士,某願為其黨徒,遠東黑水白山間的這三十餘萬英靈,均是某之臂膀”
獨孤心慈開始是平靜無波的說著,像是在訴說平常瑣事,但聲音突然變得嘶啞,幾近哽咽
“三十萬英靈至今仍徘徊在遠東上空,卻有人說他們乃是遭到天罰”
“御史中丞唐休瓏,新科進士柳子慶”獨孤心慈吼道。
“汝等在長安,一個高居廟堂,一個享樂民間,可曾想到汝等安穩時日何來?”
“某告訴爾等,沒有帝國將士拼死奮戰,汝等已是異族牛馬”
“某告訴爾等,沒有帝國將士前線奮勇,汝等何來錦衣玉食?”
“某告訴爾等,沒有帝國將士前仆後繼,燕唐何來國泰民安?”
“某告訴爾等,沒有帝國將士千萬英靈,燕唐何來千秋萬代?”
“燕唐千古英靈今何在?若此乃天罰...”
“唐休瓏,柳子慶,汝可敢隨某去地獄,問問那閻王,為國捐軀可是天罰?護衛帝國,可需天罰?”
“睜大汝等眼睛,看看這漫天英靈,汝等可敢隨某去問問老天?這千萬英靈可是遭受著天罰?”
“唐休瓏,柳子慶,汝等可敢隨某走他一遭?”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