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伸頭檢視的源乾曜嘆道“大唐氣象,盛世風度,”
眾人一聽皆圍攏過來,一觀,眾位相公皆是書法大家,剛才那四種字型的考卷還有興趣品評,此帖真讓諸位相公直生無力之感。
“此乃繼虞褚之後的楷書新法,足以自成一派”策論曾當科第一的張說相公品評。
“嗯,附議”聖人也開起玩笑。
“只是此內容?”蘇頲相公仔細看了一遍此策論。
“當論第一”宋璟相公毫不遲疑。
“是否有些杞人憂天?”張嘉貞相公看看邊上臉色煞白的武王殿下,封建論這可是斷眾皇子分封地掌權的根啊。
“嗯,有些觀點也值得商榷,比如這句:更古聖王堯、舜、禹、湯、文、武而莫能去之。蓋非不欲去之也,勢不可也。古之人君,若堯、舜、禹、湯、文、武,漢之高祖、光武,此其人皆能以一身為天下之勢。雖其功德有厚薄,治效有淺深,而要以為天下之勢,在己不在物。夫在己不在物,則天下之事,惟其所為而莫或制”宋璟相公開始遲疑。
聖人也拿過去仔細揣摩一番,“嗯,用快意平生有此觀形容此帖當貼切,此策論書法當一等,策論嘛?前三當得”
“前三自無問題”宋璟相公附議,眾相公也無異議,只有張說相公又堅持此文當屬第一。
“此論大妙,地方守令由中央任命,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賞。朝相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倘若發生叛亂,以秦為例,有叛人而無叛吏;以漢為例,有叛國而無叛郡。總之,可保燕唐朝廷的穩固。封建制在於諸侯繼世而理,又有世大夫世食祿邑,只能天下乖戾,無君君之心了。無一不是至理之言啊”張說嘆道。
“本朝本就一直施行郡縣制,何來封建所言?”姚崇也搖頭“此文論據如山,文字妥帖,亦是好文,只是與時事不合罷了?”
“此論也指出郡縣制有失誤,秦就有人怨,有酷刑苦役,但失在於政,不在於制。據他看來,今國家盡制郡邑,連置守宰,其不可變也固矣;善制兵,謹擇守,則理平矣。國家掌握軍權,掌握地方官員任命權,天下亦太平。”張說繼續解說。
“某等還是再看看有無佳文”源乾曜急忙解圍。
再次檢查一遍,諸位相公如有默契的抽出三篇策略和三篇詩賦。
“諸位,是先排名還是揭名看看?”聖人把詩賦前三和策論前三拿過來,有些犯難。
這鹽鐵論和漕渠疏通疏到與其中兩篇字型一致,只是那篇天下小與這篇封建論明顯不是一種風格,眾位相公對把漕渠疏通疏排第一倒無異議,均心知肚明,這篇策論肯定是那藍田溫鈺的了,他自幼參政,神童參軍名揚京畿,寫出如此言之有物可執行性強的策論自然輕鬆。
鹽鐵論文字恣意,那首詩也是秀麗華章,與出身豪富韋家的韋斌就合到一塊了。
至於這天下小字帖和封建論哪卷才是甲榜第三獨孤心慈的呢?眾人犯難,要不索性均摒棄?
前幾日九門發榜,只是初榜,並未說明名稱,此次眾相公所議即為名次,若帝國聖人加五大相公還排不出一個制科名次,怕世人皆諷吧?
正在此時,三司主官帶著一群人回來含元殿,諸相公才發覺剛過一個多時辰。
“三位愛卿可有結論了?”聖人好奇,再看看,含元殿中跪著的四人,搖頭嘆息。
“已有結論”陸象先尚書回稟,另兩人點頭。
眾相公也嘆息,
“不如等會再議吧?先宣判這兇徒獨孤天星再說?”張嘉貞相公出個主意。
“可”聖人同意。
眾相公歸位,武王殿下重又咬牙站到太子背後,他又多了一個敵人,那個寫封建論的進士,以其對聖人的瞭解,前幾日有人提議給有封地的皇子一定處置權,讓皇子們也鍛鍊一下政事處理能力,聖人本來有所鬆動,此封建論一出,怕諸位皇子永無處置封地政務的時候了。
武王殿下閉下眼,舒緩一下憤恨心思,開始欣賞獨孤家父子的垂死掙扎。
“某曾說過,喝酒只是開始,接下來當然要吃菜,菜品才是主餐啊”武王心中湧起快意,自從聽聞自己的長史李術師死於偏遠遠東,他就籌劃著如何報仇,再想起一直讓自己心裡抽抽的摘星樓的那杯血酒。。。皇家威儀豈是一個邊遠鄙縣士子所能冒犯的?犯天威者,誅!現在,馬上,就會得償所願了。
風雲一舉到天關,快意生平有此觀。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三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