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4年,伽利略被羅馬教廷以煽動罪判為終身監禁的第二年,神父於爾班·格蘭第在法國小鎮盧丹被處以極刑,他的遺骨被現場的觀眾視若珍寶、瘋狂搶奪。
同樣是那一年,少年埃斯特爾在第2752次仰望星空時,發現了自己的秘密。在此之前,他並不理解妹妹賽琳為何總是蹲在牆角自言自語,也不理解為何每天清晨都會有毛色豔麗的鳥兒在他們的窗前跳躍啼鳴。
十五年前,風雨交加的夜晚傳來嬰兒的哭聲。二十歲的克洛伊修女在修道院的門口發現了他們。修女沒有找到他們的父母,大雨沖刷了來人的一切痕跡,只留下了寫在襁褓裡的名字:埃斯特爾與賽琳——星與月。
兩個孩子很自然地被安排在了修道院下的孤兒院裡,但是更多的時候是克洛伊修女在照料他們,因為克洛伊修女愛他們勝過愛自己,她覺得這兩個孩子是上帝的贈予。
他們在修女的照料下慢慢長大。當他們八歲的時候,人們漸漸驚歎。因為那以星與月為名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顯露出瞭如同天使般的面容;他們耀眼的金色頭髮,擁有勝過一切顏色的華麗光澤;最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的雙眼竟然也閃耀著同樣驚人的金色。
這下,人們更加確信,克洛伊修女是被上帝選中的人。
“好心的克洛伊修女,她必上天堂,”鎮上的人們讚美年輕的修女,“她養育了兩位天使。”
於是,兩個孩子在這個偏遠而無名的小鎮上平靜地生活了十五年。
直到火焰燃起的那一天——
“院長!院長!”修道院的清晨在一位年輕修女的驚叫聲中開始了,“您的好兒子埃斯特爾,他又發起瘋來了!”
克洛伊修女聞言,推門走了出來。
“在哪裡?”
“就在門前,就在門前!”
於是,被眾人緊緊跟隨著,克洛伊修女急匆匆地趕了過去。
果然如人所言,一頭金髮的少年此刻正揪住另一個小子的衣領,將他高高舉起,面無表情地抽著他的耳光。響亮的耳光聲即使站在修道院外的街道上也能聽得一清二楚。而就站在少年旁邊,他的妹妹正用力拉扯著他,但是起不到絲毫阻止的作用。
“埃斯特爾!”克洛伊呼喊著走上前去,“快住手!”
聽見了修女的聲音,埃斯特爾扭過頭來,同時鬆開了手,任由那個小子摔在地上,半死不活地抽搐著。
“你在做什麼?!”修女走上前一把拽住了埃斯特爾的衣袖,“為什麼要打人!我不是告訴過你不許這樣做麼!”說著,修女低頭看著那個兩頰腫得老高的男孩,“哦我的天吶,你要把他打死了!”
“死不了的,”埃斯特爾回頭看了一眼,“只是回家之後要暈上好幾天。”
克洛伊修女聽著少年毫無人情味的發言,心裡感到十分難過。於是她繼續問道:“你為什麼打他?”
“因為他欺負賽琳,”埃斯特爾扭頭看了看比自己略矮一些的妹妹,“還揪了她的頭髮,我不予許別人傷害她。”
修女的身後傳來異樣的嘈雜。
“瞧瞧他做的!哦天哪,真是太殘忍了。”
“院長,不能讓他這樣放肆。”
“要關起來,關他的禁閉!”
克洛伊修女為難地看著埃斯特爾。
“我明白,”埃斯特爾點了點頭,“我會回房間反省的,修女。”說著,星辰衝賽琳笑了笑,徑直向著修道院內走去。
“瞧瞧他的樣子。”
“他恐怕一點懺悔都沒有。”
克洛伊修女看著星辰的背影,心中平添了幾絲愁緒。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埃斯特爾不再像以前那樣可愛聽話,他變得冷靜、變得沉默,甚至變得不再那樣與人的魂靈貼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