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專案畢竟不是巫術迷信,即使最終失敗也會有一定收穫,何況這些專案都是實實在在的量子波動圈配套裝置呢?
說冤,主要是因為短期內看不到收益,或者收益與巨量投資不成正比例關係。
而若站在客觀自然科學技術角度,魏東生既沒有坑美國、歐盟,更沒有坑華國、烏聯,因為所有的科研專案都是能夠推進科學技術向前發展的真科學。
特別是盤陽市耗費巨資建設的高能粒子加速器,它並非簡單複製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等專案,而是運用了後世人類借鑑陰影帝國完善的新型加速器原理。理論上,盤陽市籌建的高能粒子加速器,效率最低也有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無法嘗試的理論猜想。如果魏東生啟發專案負責人把新型加速原理的高能粒子加速器視作量子力學的基礎門檻,高能粒子加速器更加物有所值,未來二十年內最少能夠誕生18項諾爾貝獎級別的基礎科學重大發現。
18項諾貝爾獎說法,並非魏東生的判斷。
魏東生並不擅長高能物理和量子力學。但是得益於三十年記憶,魏東生卻清楚相關學科的未來方向。魏東生不瞭解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基礎原理,因為只要理科學生沒有吃課本,這幾乎是人人都懂的基礎常識。在三十年記憶裡,人類借鑑陰影帝國完善的新型加速器原理,也幾乎是大家眾所周知的科學常識。有邏輯自洽的理論指導,有1800億元資金支援,有華國、烏聯等國從中努力協調,新型高能粒子加速器絕非可望不可即的空中樓閣。
18項諾貝爾級別發現的說法,也是後世學術界大佬的論斷,可信度很高。
魏東生並沒有坑華國。
魏東生不坑華國,更不會坑身家性命所在的盤陽市。
高能粒子加速器2012年底開建,最遲到2017年秋初步完工,總工期約5年時間,平均每年挪用盤陽市240億元財政支出。這只是魏東生迫不得己的抉擇,誰讓高能粒子加速器高投資低迴報惹人嫌呢。為了保證量子波動圈的順利面世,魏東生只能驅使盤陽市市政府在關鍵時刻肩起責任。
盤陽市畢竟是魏東生的老巢。
魏東生絕不會禍害自己的基業。
為了保證盤陽市和烏聯始終擁有在關鍵時刻肩起責任的潛力,魏東生挪用盤陽市財政支出同時也千方百計儘可能地壯大它們的實力。
高能粒子加速器等科研專案是盤陽市和烏聯的付出,魏東生贈予的回報則是揭幕影像現實時代的鑰匙。
話說。
諸夏無人超市開業典禮面世的cr8300、cr29000、cr18三款影像現實裝置,除了cr8300沒有特色缺乏驚喜之外,cr29000和cr18都得到世人的瘋狂追捧。
春秋搜尋的3704億美元市值,即是世人對影像現實裝置的期望。
就如何開啟影像現實時代或者說虛擬時代,春秋系內部有很多觀點。由於三十年記憶裡並無影像現實時代體驗,魏東生也很難斷定哪一條路最具有可行性,只能按部就班地寄望於春秋系員工的才智。
為了便捷收集使用者們的反饋,影像現實網咖配合諸夏無人超市推廣,大資料分析方式調研使用者的真正需求。結果顯示,有了cr28000和cr18對比,三十年記憶裡有無數原型的cr8300幾乎沒有存在感,所有使用者都盯著cr29000和cr18評論。
當然,cr29000和cr18的缺陷也非常明顯。
首先,cr29000和cr18太貴了,29000元售價和180000元售價令其成為少數使用者才能享受的奢飾品。可影像現實生態建設又類似智慧手機,如果沒有數以億計的使用者前仆後繼參與,如果沒有數百萬移動網際網路從業者源源不斷提供內容產品,智慧手機和智慧手機憑什麼取代諾基亞成為潮流呢?高昂售價阻礙了使用者規模,而使用者規模復又影響生態建設。
再者,cr29000和cr18還存在高昂地隱形成本。無論cr29000,還是cr18,都非常佔用物理空間,一般來說10平方米才能完美體驗,最低門檻的體驗也需要1.2米×2.6米。想想現實吧,物理空間充沛的地區有多少人肯花費29000元體驗影像現實裝置呢,有意願花費29000元體驗的中產階層又有多少人能夠在寸金寸土的一線城市隨隨便便空出10平方米物理空間呢?
在燕京,在申海,10平方米物理空間可比cr18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