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奇隔著全隊最高的那座山峰完成扣籃後,博什科突然彎下腰開始繫鞋帶。
他把本沒有鬆開的鞋帶解開了又繫上,這麼足足重複了三次,以逃避杜羅維奇審判的目光。
偉大的阿諾德.雅各布.奧爾巴赫曾經說過:“誰都有可能搞砸選秀。”
這句話的意思是任何人都有看走眼的時候。
但他可沒說過有人會把沙奎爾.奧尼爾看成誇梅.布朗!
在博什科的描述中,林奇似乎只配去打塞爾維亞鄉村女子聯賽。
可看看現在,全隊最高的人也只能在林奇的胯下待著。
他的運動能力比預想中的更驚人。
他的強硬程度則和預想的完全相反。
是的,僅僅一個球不能說明林奇就是個優秀的球員,。
但已經足以說明林奇絕不是那種該被放棄的球員。
球場上,所有人都愣在原地。
就連歷來不輕易把情緒顯露出來的特奧多西奇都張大嘴巴。
林奇也正驚歎於自己現在這副身體的力量。
微弱的緊張感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強烈的渴望。
他此時迫不及待的渴望用這副身體繼續蹂躪對手。
剛剛系統的任務是在場上堅持五分鐘?
呵,林奇覺得他可以一直這麼蹂躪對手五十分鐘!這就是年輕的資本!
場邊,博什科終於繫好了也許是世界上最複雜的鞋帶,不可避免的與杜羅維奇對視。
杜羅維奇和藹的笑容消失,語氣變得嚴肅:“博什科,我的老朋友,告訴我你是怎麼想的?你想像愚蠢的烏克蘭人那樣主動放棄自己的核武器嗎?”
博什科不說話,只是拿出梳子梳頭以掩飾尷尬。
不願意談論,某種程度上就是承認了錯誤。
作為青年隊教練,最避諱不是輸球,也不是頭髮少,而是看人不準。
一個看人不準的青年隊教練如何判斷誰值得培養呢?又如何給一線隊輸送人才呢?
因此對博什科而言,現在任何藉口都顯得蒼白。
而接下來的比賽,簡直是林奇對博什科的公開處刑。
博什科口中的“軟蛋”,在比賽中根本就是場上最粗野的球員。
麥克朗的彈跳讓林奇嚐到了甜頭,AC.格林的鋼筋鐵骨讓林奇沒有了後顧之憂。於是之後,他想試試雷吉.埃文斯的籃板嗅覺究竟有多強。
林奇開始對隊友們施展肘子、膝蓋、推搡和捶打,一次次粗暴的擠開對手抓下籃板,搶爆了所有人。
出色的籃板嗅覺再加上頂級的彈跳,讓林奇感受到了霸板的快樂。
除此之外,林奇在防守端也展示出了極強的統治力。
林奇畢竟是從12歲開始就到FMP梯隊進行訓練,所以他閱讀比賽的能力非常強,這讓他總是能夠在防守端做出最正確的移動選擇。
歐洲球隊人人都能傳球,人人都能投籃的比賽風格,總會讓球迷產生一種誤會——歐洲籃球肯定非常注重基本功訓練。
其實不然,歐洲籃球真正注重的是訓練球員打比賽的思維,注重教會球員閱讀比賽的能力,讓球員搞懂籃球比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在FMP的梯隊裡,個人基本功訓練大概只佔所有訓練的四分之一。其他時間都是在上戰術課,是教練在組織戰術演練,是在打訓練賽。
因此對歐洲球員來說,在球場上做出正確選擇完全就是一種本能。
出身這一套青訓體系的林奇自然也具備這種本能。
曾經的林奇擁有成為一個出色防守者的一切條件,卻因為懼怕對抗而荒廢了天賦。
現在這個更勇敢的林奇則完全將自己在防守端的統治力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