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堡壘內部
盜蹠幾個,一下子就被孔無虛給出的條件搞蒙了,他們預先準備的條件,根本就沒有這麼高!
按照盜蹠他們的預案,就連討價還價的機會都沒有,這突如其來的好事,讓他們有點措手不及,難以繼續談判下去了!
所以,盜蹠就以需要商討這些條件為由,先客氣地把孔無虛師徒送回去休息,並約定明天在繼續談判,而且他也同意了暫時休戰的建議。
……
何裕看到這裡,突然覺得這裡有什麼不對!按照盜蹠這玉簡裡的記載,這和議是要成功的節奏啊!
事實上,按典籍中所載,這泰山和議並沒有成功,就連盜蹠的敗亡,也是言語不詳!
何裕想起來了,孔無虛在泰山的這次會面,在典籍上也是有記載的,那次是孔無虛被盜蹠反駁得啞口無言,灰溜溜地離開了!
盜蹠留下玉簡,沒有必要編造,何裕繼續往下閱讀,才看了一行,就見到了盜蹠的解釋。
原來,盜蹠隱居成立偷門以後,經常讓手下收集一些書籍和流行的文章,對盜蹠痛斥孔子的言傳也是知道的!
盜蹠是當事人,自然知道這件事並不是他做的,但別人可不知道,都當做是真的!
據盜蹠的猜測,應該是有一個“純讀書人”,不能學以致用,一天就知道胡亂瞎編!自恃才華過人而功名不顯,非常嫉妒孔無虛的成就,捏造了這麼一個故事,借盜蹠之口,來噁心孔無虛,打擊他的名望!
雖然盜蹠早已物化,而泰山和議明顯是沒有成功,孔無虛有口難辯,這個故事在神風大陸廣為流傳!
那個無所事事、編造故事的人,儘管也是才華過人,但他習慣於藏頭露尾,所做作為不能見人,最後還是泯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而孔無虛一輩子致力於教學,創立了儒門,雖然顛簸流離,但門人弟子眾多,使他能夠名傳千古!
何裕略微一思考,也認為盜蹠所言不虛,因為盜蹠雖然也是才華過人,但少小離家,一直是在謀生和修煉,並沒有時間去鑽研學問。
那個故事裡的盜蹠,知識淵博,通古博今,那篇痛斥孔無虛的說辭,更是言辭犀利,用典眾多而恰當,揭穿了孔無虛為數不多的短處!
而且字裡行間,充滿了對孔無虛濃濃的嫉妒之意,絕對是某人殫精竭慮編造出來的,絕不是盜蹠即興就能發揮出來的!
……
盜蹠送走孔無虛,也懶得再討論了,他看到了四名部下炙熱的目光,盜蹠心裡有一種不安的感覺,就讓他們四人回去徵求意見,明天再做決定。
盜蹠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苦心經營的堡壘,內部已經不穩了。
他手下的那四個元嬰期統領,手中的權利很大,他們貪墨的財富,遠不止盜蹠知道的那些,有很多的戰利品,他們甚至都沒有上報!
這次爭搶戰利品的事情,他們並不是第一次,只不過是第一次被盜蹠發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