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興幾乎是流著口水走出的倉庫,最終手裡多出來一把電吉他,一架小島國的進口電子琴。
相比於電子琴僅僅是入門級的,那把吉他儘管只是六十年代的產品,卻由於是國際十大品牌之一的吉普森出品的專業級,反而最讓他愛不釋手。
而且發現它時,二興絕對認為是自己撿了個大漏。
因為它被丟在都長了蜘蛛網的角落裡,上面不僅滿是浮土,還有兩根弦是斷了的,琴盒更是被塞在了好幾把破琴下面。
好在擦拭一下,原本的棗紅色楓木材質的琴聲依舊亮麗如新,絃音乾淨、明亮,餘音持久,即使像他這樣的非專業水準,都覺察出了它的與眾不同。
這把琴來到了崔敬那幾人的眼裡,果然把羨慕嫉妒都寫在了臉上。
那位艾迪更是一連串的“偶買噶”不絕於耳,大呼老天的不公平。
後來崔敬才跟他解釋了,這把吉普森琴的型號,是燕京的樂手們夢寐以求的完美之作,在它的出品國漂亮國也是最經典的型號之一。
其獨特的外觀設計,精細的手工加工和除錯,保證了每個細節都完美無瑕。
目前市面上的這款電吉他已經很難找到,並且價格也飆升至恐怖的數十萬以上的高價。
他們之所以認識,是幾個月前在南方演出時,港島的一支樂隊裡有這樣的一把,外觀上還有些小破損,卻已經是古董級的收藏品品質。
目前燕京樂手們手裡的電吉他,大都是海上私運過來的水貨,儘管大部分達到了專業級,但品質、品牌和型號都沒有保證,能幸運地淘到一把好琴,轉手就能賣出好幾倍的價格。
崔敬所在的樂隊,由於幾位洋人樂手的存在,有海外正品店購買的便利,可絕大部分的地下樂隊,仍舊指望著水貨,才能淘到專業的樂器。
國內目前不是沒有國際品牌的專賣店,目前申海和羊城就有。
可惜那要價貴得要死,並沒有幾個人能買得起,消費的物件也只針對一些國營的大型文藝團體。
最後,崔敬把二興的吉他交給了艾迪,讓他配上琴絃除錯好後再交還給他。
好在這種修復並不複雜,只要鐵路文工團裡有進口的琴絃,今天演出結束就能帶走。
這件事無疑只能交給小孫了,在二興的一番甜言蜜語下,他也只能搖著頭返回了倉庫去尋找。
此時,另有工作人員前來通知樂隊準備登場。
來到了候場區,卻遲遲沒有人前來引導,只聽得外面的舞臺上,主持人在邀請領導們登臺講話。
那個時候的擴音裝置並不怎麼樣,麥克風每一次移動,都會傳出很刺耳的鳴叫聲。
幾位領導該說話的都說了,臨了,居然提到了二興的大名,候場區始終百無聊賴的他才看到了有人走過來請他上臺。
與此同時,那位部裡的柳副部長,正在滔滔不絕地介紹二興的一些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