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興是這麼回答的:“於大師,劍譜我一定親手交給師父觀摩,這一次回去見到他老人家,如果有可能,我會勸他跟我一起來燕京一趟,到時候或許你們兩人之間能有直接交流的機會!”
對於這種不是許諾的許諾,二興還是有點底氣的。
因為他知道師父就是為了遍尋高手,才會常年遊歷在外。
於成輝此人儘管可能還算不上古武傳承人,但能夠編纂成書的創編能力,其實已經說明了其人對傳統華國武術的系統研究,武術理論方面的造詣極深。
這樣的人,正是自己的師父想要結交的,也會對他一心挖掘流失的華國古武傳承有幫助。
於成輝聞言大喜,但口頭上卻是表達出了惶恐:“能聆聽玄清大師的教誨,正是我心中所願,理應是我前往春城拜謁,讓老人家長途奔波可不是我輩應該做的事情,萬萬不可!”
二興理解他的心理,笑著說了:“我也不敢勞動他的大駕,或許是去您老的東山老家拜訪也有可能。而且未經師父的許可,邀人前往春城尋他,也同樣是不敢的,具體如何,只有等見了面才好談及這件事!”
於成輝趕緊表明態度:“我怎麼樣都好,反正過年期間,我的一些通告都暫停了,給你一個省體育學院的電話,目前我已經在省會齊州安了家,省體院的傳達室能找到我!”
張導瞅空插了一句:“老於現在被東山體院聘為了武術教師,管理著學校的武術隊,另外還在省臺拍了一部電視劇。”
二興馬上就知道怎麼回事了,尤其這部電視劇,正是曾經轟動一時的《武松》。
該劇並不是第一部改編自古典文學作品的電視劇,但在此類作品中,它第一次引起了轟動。
在二興的上一世,即使到了90年代,人們依然能記得當時萬人空巷看《武松》的情形。
它也是內地第一部啟用專業武術演員精心設計武打、講究視覺效果的電視作品。
儘管普通百姓大多被醉拳吸引,但專業人士認為這部作品更具意義的是它的敘事、結構、視聽語言運用均達到了高度的成熟。
《武松》與幾乎同時出現的電影《少林寺》非常相似,它們都轟動一時,具有轉折性的意義,代表了當時影視創作的最高水準。
當然了,於成輝目前僅是初涉影視,所飾演的大都是反派,還沒有成為主角的資歷。
但他還是這部劇的武術指導,主角武松的醉拳,就是根據他另一擅長的醉劍改編而成。
“是《武松》吧?”二興笑道,“您老適合這份工作,等這部劇播完,肯定片約會接到手軟!”
連續參演兩部惹得萬人空巷的影視作品,再偏門的小角色也能深深被人記住的。
於成輝哈哈大笑:“現在找我的人就很多,省體院就在《少林寺》上映後不到一個月就找到了我,把我借調到學院的。我也沒想到老了老了,反而迎來了事業第二春!”
張導顯然也是談興正濃,“接下來,我和銀都國際跟他會有很多合作機會,下一部電影也馬上就要開拍。”
此時,可能是見這邊的幾個人聊得火熱,這部電影裡的兩位主要演員走過來加入。
一位正是主演李良傑,個頭雖然不太高,但年輕帥氣,意氣風發。
另一位跟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光光的腦袋,兇悍的表情,就是禿鷹的扮演者計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