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您說吧,我還真沒來得及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董建國如學生在課堂聽講,態度端正極了。
董漢欽點頭道:“很簡單啊,內地的樂壇嚴重缺乏新音樂形式的作者和演唱人,我們閉關鎖國的時間太久了,海外那些流行音樂形式在79年改革開放後,正在被內地的廣大人民群眾越來越廣泛地接受,不再視這種新音樂形式為靡靡之音,這一點你承認吧?”
“嗯,我接受!”
“所以啊,既然越來越多群眾都接受了,那些抱著傳統思維的老人再沒有清醒的認知,就會因此而脫離群眾,甚至會走向背離群眾的另一面。所以,咱們這邊好不容易出現了一位創作天才,還這麼年輕,你若是相關部門會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大力扶持!特別是二興今年才十歲,僅僅是這個年齡的噱頭,就能拿來當做抵消外來音樂影響的最強勢手段!同時,透過他的能力宣傳,會鼓動起更多的年輕音樂人堅持原創的事業進取心!”
“很不錯,尤其是你的最後一點更難能可貴!就是這樣,二興的出現,不正是代表著咱們內地迎接那些海外泊來音樂的態度、決心以及能力?我們內地並不是思想不開化,甚至連十歲的孩子都能達到他們的創作才能,你說這些人來我們內地還能那麼底氣十足嗎?”
“我明白了,啟用二興的重要性意義高過形式,所以他說出來的話更容易得到重視!”
“是啊,其實想明白了就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他的實際年齡最有迷惑性,別人才容易淡化了他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那我馬上去探探央臺的口風,順便把二興的想法透露一下。”嘴裡說著,董建國就要起身去打電話。
董漢欽擺擺手攔下了他:“你不能參與這事,還有你,娟子,連面也不要露,也不能跟你媽談起這件事,接下來就讓二興自己去操作吧,我想他心裡已經有計劃了!”
董娟則更關心二興的新作品:“你還有別的歌?適不適合這麼大的直播晚會?”
二興拿過來那把吉他,這把琴他無論到了哪裡都隨身揹著,那個年代這可是一件相當提升逼格的事情。
此時,董家的人都圍了過來,包括剛剛從單位裡回家,還沒來得及放下手裡的包的苗麗鳳。
這首歌叫做《光陰的故事》,他只是把一部分歌詞改了,以便更適合他現在的年齡。
雖然他才十歲,還有幾年才到男孩子的變聲期。
但他認為自己極有可能不需要經過這個變聲期,因為他自覺男人的第二性徵早在他身上體現出來了。
不止是喉結早早就開始了發育,聲帶也既可以有適齡年齡的青嫩,還能自如轉換出低沉、粗獷的成年人聲音。
這首歌就是他用相對成熟的嗓音唱出來了,得到的效果也是幾乎驚掉了現場所有人的下巴。
只因這首歌的旋律跟演唱風格,都跟內地的主流音樂截然不同,也超出了校園歌曲的範疇。
這種曲風在內地還從來沒有出現過,即使是流行音樂涉足更早的灣島地區,類似的音樂形式也絕不多見。
但整體的旋律是真的好聽,尤其是一點也聽不出來是個10歲的孩子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