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聰明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聰明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網遊之逆天飛揚 盛唐大救星 凰妃之一品嫡香 穿越大夏,我靠打獵發家致富 從零開始 頂級大昏君 娶個前朝公主,讓我復國嗎? 穿越種田忙 高武三國:我大哥是劉備 瘋批美人詐屍後,靠種田暴富了 最強喪屍傳說 末世超神直播間 二皇姐沒想到有一天靠忽悠上位 魔法少女與可變式戰鬥機 一覺醒來,我成了豪門惡婦 雲端迫降 壞小貓惡毒值拉滿後 強撩!重生後,禁慾大佬撩上癮 快穿之我給炮灰當大腿 手握穿越交易群,潑天富貴進家門

雖然袁崇煥不打算介入皇太極針對林丹汗的軍事行動,不過袁崇煥也沒閒著,他趁著滿清把矛頭對向蒙古的當口加強了寧遠、錦州一線的防禦,用的還是當年孫承宗的那一套,修築堅城加強防務。

此外,袁崇煥還拿出了當初自己對天啟皇帝的建議,就是在遼東進行屯田,實施以屯養戰的方針。

袁崇煥雖然一直沒能回答天啟皇帝當初對他提出的反問,也無法確保屯田產生的後果,可袁崇煥依舊這麼做了,說他是太過自信也罷,說他小看滿清也罷,反正他現在已經是遼東經略了,遼東的軍政大權都在他的手裡。

再加上天啟皇帝自生病以來,這身體時好時壞,朝中諸事基本都是魏忠賢一手處置,對於袁崇煥的意見,魏忠賢覺得可以一試,自此袁崇煥就在遼東調集數萬遼民,搞起了轟轟烈烈的屯田之策。

馬上進入冬季,這些年冬天來的越來越早,北方的天氣也越來越寒冷。按理說,冬天是不適合出兵的,可皇太極卻反道而行,在天啟六年冬準備妥當的皇太極親自率領八旗精銳出征察哈爾。

出征的時候,皇太極還把兩個弟弟多爾袞和多鐸給帶上了,帶上他們的緣故自然是擔心自己出徵時這兩兄弟留在瀋陽會有隱患。

藉著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毫不遲疑地逼迫大妃殉葬,免除了自己繼位後的權利爭奪,此外也杜絕了阿濟格三兄弟在滿清內部的權利過大從而對自己產生的威脅。

這一次出征對剛剛從後金轉變成滿清,又自稱皇帝的皇太極來說異常重要,一旦從蒙古那邊打敗林丹汗,那麼大明對滿清的封鎖就不再起作用。而且收服蒙古各部,也能讓滿清實力大增,更重要的是還能從蒙古人那邊獲得大量的物資、兵員,從而做到後續和大明交戰的準備。

帶上多爾袞兄弟就是避免自己出徵後出現意外,至於阿濟格這人早在皇太極的掌控中,而且他們三兄弟關係極好,只要多爾袞兄弟在自己手裡,阿濟格也翻不出浪花來。

年末,在所有人都以為皇太極會在明年開春才出兵的時候,皇太極突然就出兵了。

這一次皇太極的目標是林丹汗的察哈爾本部,但他沒有直接攻擊林丹汗的主力,而是盯上了察哈爾所屬的多羅特部。八旗精兵行動迅猛,從內喀爾喀直接西進,冒著風雪急行數百里,其主力突然就出現了敖木倫區域。

毫無準備的多羅特部等滿清八旗抵達後才發現情況不妙,倉促之間集合部眾應敵,但在裝備更為精良,戰鬥力更強,而且是以有備打無備的滿清八旗鐵騎下,還沒來得及組織起來的多羅特部幾乎是一觸及潰。

多羅特部兩萬多部眾被皇太極的八旗精銳打得落花流水,死傷萬人,被俘一萬兩千餘人,這場戰役從發動到結束僅僅只有幾日,一戰之下多羅特部被皇太極直接被打殘,引起蒙古各部震動。

此戰被稱為敖木倫大捷,戰後皇太極因為多爾袞兄弟的戰功,多爾袞被賜號墨爾根戴青,多鐸賜號額爾克楚虎爾。

這兩個賜號分別的意思是“聰明的將軍”和“勇敢的將軍”,皇太極還宣佈以後對多爾袞兄弟必須要用這兩個賜號來進行稱呼,以表示對他們兄弟的看重和恩賜。

外人看起來皇太極和多爾袞兄弟似乎兄友弟恭,關係好的不行。可實際上皇太極給與多爾袞兩兄弟賜號根本就是糊弄人呢。什麼聰明的將軍和勇敢的將軍,還宣佈所有人必須這麼稱呼多爾袞兄弟,無非就是給他們兄弟灌迷魂湯。

敖木倫大捷中,多爾袞兄弟身先士卒立下大功,按理說以他們兄弟的身份怎麼著都要給點實際的賞賜吧。就算不給實封的貝勒之職,怎麼著也得把多爾袞之前的和碩額真給還給他吧?

可偏偏實際的職務一個都沒給,就連阿濟格三兄弟原本執掌的兩黃旗都被皇太極繼位後給“換”走了。現在兩黃旗變成了兩白旗,手中的牛錄大不如從前,眼下立了大功,半點實惠的都沒卻只給了所謂的賜號。

再說了,這賜號只是口頭上的讚譽罷了。所謂的墨爾根戴青什麼的聽起來不錯,可用漢話真正來翻譯形容就和“大聰明”沒什麼區別。

多爾袞莫名其妙就成了大聰明,至於他弟弟多鐸也沒好到哪裡去,勇猛的將軍用漢話來翻譯和“鐵牛、惡狼”之類也沒什麼區別,這兄弟兩人落了這麼個頭銜,實在是哭笑不得。

敖木倫大捷之後,皇太極撤兵回遼東修整,回到瀋陽後不久就找了個藉口問罪阿濟格,以阿濟格沒有請示皇太極,擅自主持弟弟多鐸的婚禮為由直接撤掉了他的鑲白旗旗主之職。

撤掉阿濟格後,皇太極考慮到內部穩定並沒有把鑲白旗據為己有,而是故意把多爾袞推到了鑲白旗旗主之位上。這樣一來,阿濟格也沒辦法鬧事,畢竟接替旗主的多爾袞是他的親弟弟,他總不能反對讓自己親弟弟接替吧?如此阿濟格只能打掉牙合血吞,生生忍下了這口氣。

皇太極一手搞定了阿濟格,另一手又把多爾袞給抬了起來。

任命多爾袞接替阿濟格為鑲白旗旗主後,皇太極還特意對多爾袞說了一番話,這話裡的意思是“朕之加愛於爾,過於諸子弟,良馬、鮮衣、美饌賚予獨厚……。”彷彿他這個當哥哥的對多爾袞有多好一般,多爾袞也不傻,心裡明白皇太極搞這一套的目的,不過當著皇太極的面,多爾袞依舊擺出一副感恩流涕的模樣,磕頭謝過皇太極的恩典。

回到瀋陽後不久,皇太極派人和喀喇沁議和,同時聯絡科爾沁、喀喇沁、敖漢、奈曼及喀爾喀諸部兵馬,準備再一次進攻察哈爾。

上一次打察哈爾雖然大獲全勝,但皇太極很清楚雖然多羅特部被打殘,他真正的敵人林丹汗實力尤在,要想壓服住蒙古各部,把整個蒙古為滿清所用,林丹汗這個名義上的蒙古大汗是一條攔路虎,不把林丹汗的問題解決,滿清就無法徹底收服蒙古,更不用說對付大明瞭。

針對多羅特部的戰爭只是第一步,皇太極的真正目標還是林丹汗。

敖木倫大捷後,滿清的威望大增,在蒙古草原的名氣更是極其響亮,此外努爾哈赤在位時就和蒙古各部採取了拉攏和聯姻的手段,數十年下來,蒙古各部親近滿清的不少,再加上這些年林丹汗在蒙古的倒行逆施,更讓蒙古各部對這個大汗心中很是失望,在皇太極看來,眼下是對付蒙古最好的時機。

敖木倫之戰僅僅只是開始,並不是結束,滿清和蒙古的大戰一觸即發,而這一場戰爭一旦開打,皇太極和林丹汗兩人必然只有一個勝者。

朱慎錐接到訊息時已是阿濟格獲罪丟到鑲白旗旗主的時候,他敏銳地察覺到了皇太極這一次戰術應用的高明之處,而且在敖木倫之戰後皇太極沒有乘勝追擊,直入察哈爾和林丹汗展開決戰,反而見好就收在林丹汗沒反應過來之前直接撤了回去,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此戰已經結束,可實際上戰爭才剛剛開始。

皇太極是比努爾哈赤更為聰明的人,他清醒的知道林丹汗不是輕易能夠打垮的,如果僅僅憑著滿清八旗的軍事力量,就算能贏得林丹汗,自己這邊遭受的損失也必然不小。

而現在,皇太極就和一個老練的拳擊手一般,把打出去的拳頭又收了回來,積蓄力量等待揮出更猛一拳的機會。同時,皇太極透過打擊多羅特部給蒙古各部釋放了一個訊號,這個訊號就是滿清八旗的強大和林丹汗的無能,接下來採取繼續拉攏蒙古各部的姿態,許於蒙古人更多的好處,那麼站到滿清這邊的蒙古部落就會越來越多,依靠這些蒙古的力量為己所用,皇太極就能用重拳再次出擊,一舉KO林丹汗。

朱慎錐雖然看明白了這點,卻根本無能為力,因為現在的他什麼都幹不了。

首先,現在可以說是大明對滿清最好的機會,只要大明適當地在遼東搞點事,牽制一下滿清後方,使得皇太極無法集中力量出手對付林丹汗即可,這樣的話只要林丹汗能依舊在蒙古當他的大汗,滿清就不可能得到蒙古人的全力支援,更不可能從林丹汗這邊突破大明對滿清的封鎖。

二來,在滿清出兵蒙古的時候,大明同時也出兵擺出堅決的姿態攻擊沈陽方向,也能做到圍魏救趙的目的。

這兩個辦法對於大明來說並不難做到,可偏偏在皇太極第一次出兵到返回瀋陽期間,大明在遼東的軍隊絲毫沒有動作,袁崇煥按兵不動,埋頭在搞他的屯田之策,彷彿絲毫不關心遼東和蒙古的戰事一般。

至於蒙古那邊就更不用說,哪怕朱慎錐掌控著騰格爾部也起不到多少作用。對於林丹汗這個人朱慎錐心裡很是清楚,他也絕對不可能拿騰格爾部的安危去救林丹汗。

再說了,就算救下林丹汗又如何?以林丹汗的做派說不定到時候反而會問罪騰格爾部。

所以哪怕就算是看明白了一切,朱慎錐也什麼都幹不了,這讓朱慎錐感覺到十分的無奈。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戰神王爺權寵醫妃 暴躁小侯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