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平平淡淡,由於先後兩位皇帝的駕崩,導致朱慎錐暫時什麼都幹不了,就算想離開平陽城也做不到。
畢竟二十七日的國喪期內,普通老百姓還好些,可作為宗室的他是不可能不遵守的,這還沒算上宗室內部對國喪的諸多限制呢,朱慎錐想要自由行動,至少得等又一個二十七日過去才行。
沒辦法,哪裡都去不了的他只能在家待著,這樣的日子過的實在是無趣之極。
每日裡早早起來練武,打熬筋骨,用了飯後不是和張氏說會兒話,或者就是陪著侄女巧兒玩耍一會兒。
等到臨近中午的時候,朱慎錐回到自己的屋裡,拿出筆墨紙張來在上面寫寫畫畫,沉思良久,也不知道究竟在琢磨些什麼。
和之前一樣,塗寫完後,朱慎錐都會悄悄把這些東西拿到灶房裡給燒了,看著跳躍的火苗發一會兒呆。
隨後就是看書什麼的,用過晚飯後,朱慎錐還會再在院裡走上幾圈,又或者逗會兒巧兒,等太陽落山天黑了,朱慎錐就早早歇息,這一日就這樣平淡無奇地過去。
一日接著一日,很快就十多日過去了。這一天,朱慎錐從灶房出來,抬起頭,目光朝著北方望去。
今天的天氣並不好,有些灰濛濛的,太陽也躲進了厚厚的雲層。算算時間,馬世州他們應該到草原了吧?等到了草原也不知能不能順利找到布日固德的部落現在所在。
不過有馬世州這個熟悉草原的領隊在,再加上本就是蒙古人的王海也在隊伍中,找到布日固德的部落應該不算難事。
就不知布日固德是否已經回到了自己的部落,還有是否安然無恙,這一切朱慎錐都不清楚,因為他沒能跟著一起去,只能期待一切順利。
林丹汗征討炒花的軍事行動已經落下帷幕,八月的時候,草原那邊傳來訊息,這場戰爭結束了。
讓人意外的是,氣勢洶洶聚兵出征的林丹汗並沒有能滅掉炒花,反而吃了不小的虧。
無論從相互的地位差別,還是軍事實力而言,林丹汗都強過炒花不少,按理說這一次征討應該是手到擒來的。
在林丹汗看來,作為蒙古大汗的自己帶著精兵強將去征討一個已經元氣大傷的炒花部落,這個仗怎麼算都是穩贏的。可他怎麼都沒想到,當自己親率大軍攻打內喀爾喀的時候,炒花非但沒束手就擒,反而集結軍力和林丹汗開戰。
這讓林丹汗勃然大怒,當即下令全線攻擊內喀爾喀。他要用自己的鐵騎徹底踏平內喀爾喀,揮刀砍下炒花的腦袋,讓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才是蒙古之主。
可誰想,炒花絲毫不懼,非但利用地勢的優勢和手中的騎兵避其鋒芒,用遊擊和不斷騷擾的戰術和林丹汗周旋,而且還親自帶領手下一千精銳偷襲了林丹汗大軍右翼,讓其受到了些損失。
由於一直不能抓到炒花的主力,透過決戰一舉決定內喀爾喀的戰事,隨著戰事的膠著,林丹汗有些心急了。
他下令左右兩翼騎兵展開,意圖進一步壓迫炒花的生存空間,逼迫炒花集中兵力和自己決戰。可林丹汗萬萬沒想到,就在他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炒花身上的時候,卻忽略了東北方向的動靜。
內喀爾喀的東北部是科爾沁,科爾沁同樣也是蒙古的一員,從法理上也是尊林丹汗為草原共主的部落。
這一次對付炒花,科爾沁是表示反對的,但在林丹汗的執意之下也沒有能力阻止對內喀爾喀的出兵。雖說這個情況讓林丹汗很是不滿,不過驕傲自大的林丹汗卻沒太過在意,在他心裡無論是內喀爾喀或者科爾沁,甚至外喀爾喀部,都是未來要逐一解決的目標。
林丹汗最大的願望就是和先祖成吉思汗一樣再次統一草原,把所有蒙古人全部聚集在自己的金賬之下,再一次建立當年輝煌無比的大蒙古國,而他自己也能真正成為全蒙古之主,而不是現在僅僅只是名義上的共主。
為了這個目標,林丹汗必須要用武力打服蒙古各部,現在攻擊內喀爾喀的炒花除去建州的因素外,這也是一個主要原因。只要吞下內喀爾喀,滅掉炒花,那麼林丹汗本部的實力必然大增,等到那時候再騰出手來對付科爾沁和外喀爾喀部,把握就大多了。
打內喀爾喀,林丹汗從一開始就沒奢望科爾沁站到自己這邊。在他看來,只要逼迫科爾沁不參與這場戰事就足夠了,憑藉自己的力量完全能搞定炒花。為了這次征討,林丹汗在出兵前還特意安撫了科爾沁部,其目的就是避免科爾沁在開戰後給自己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