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開小程式,沒有方珏預想中的簡陋word文件,只見周圍忽地一變,四處的景象便不一樣了。
只見一處瀑布下,小潭間,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鵝卵石交錯分佈,其中最大的一塊上站著一位老者。
老者負手而立,背對著他,一身簡單粗陋的素白武道服像是被洗過很多遍,有些發皺,但卻非常幹勁利索。
“前輩?”,方珏拱手行禮,恭敬無比,心中卻有些震動,原來是像英靈殿中的英靈那樣,兌換的心得體悟相當於一個真實的老師,可以時刻指點!
怪不得這麼貴,這樣一來,好像也沒那麼心疼了。
“天下唯至剛乃能制至柔,亦唯至柔乃能制至剛。
亦曰,剛柔相摩,八卦相蕩。
書曰,沈潛剛克,高明柔克。
詩曰,剛亦不茹,柔亦不吐。然則剛柔之用,理無二致。
……”
老者並沒有理會方珏,只是轉過身緩緩背誦著一句句太極典籍。
方珏作為算力強大的尖兵,記憶力是最基本的體現,剛一聽到,就知道對方在背什麼東西了。
《太極拳體用全書》。
這是太極公認的經典之一,是二十世紀初期總結自古至那時的太極相關的全書,任何一位涉獵太極的武者都會去仔細研讀的著作。
方珏能以太極入宗師,自然將這本書研讀了不知道多少遍,可以說這是太極一道中有著總領全綱地位的經典。
但這位前輩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武道一途不像算力提升,沒有一個確切的標準去量化,只有在有大突破的時候才會自身心有所感。
而武道典籍,大部分可能沒有實質性的招式與路數,但卻蘊含著這個武道方向的意與氣,勢與法,總之就是異常玄妙,悟到了就是懂了,悟不到再怎麼教都不會懂。
“武道一途,在以往,宗師便近乎接近頂點,但我們推陳出新,在已有的武道上向更深處,更遠處去探索,去推演,如今,宗師不過是剛剛起步的開始。”
老者背完《太極拳體用書》的序章後,又自顧自地說道。
方珏發現這好像跟英靈殿中的英靈好像還不太一樣,英靈殿中的英靈彷彿對方重現世間,可以對話,甚至可以模仿其生前的性格特點。
但這裡的就有些不一樣,好像?有點不太聰明?
就如一個設定好的程式一樣,只是在不斷地播放錄好的畫面,完全沒有互動,方珏甚至大著膽子上去拽了拽老者的鬍鬚,對方都沒有任何反應,自顧自地繼續說著,也不管他聽沒聽。
……
一下午都在聽那位名叫“張三”的前輩講解,有新東西,但是不多,雖然有所收穫,但沒有方珏設想的那麼多,讓他又感覺換虧了。
不去想太多,方珏完成了一天的極限鍛鍊以及肉體藥浴後回房睡覺,卻看到貓已經在床上等著了。
已經有些疲憊的他直接鑽進被窩,把貓香噴噴的嬌軀攬進懷裡,準備美美地睡上一覺,卻發現被子下的貓什麼也沒穿。
“今天該我在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