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頭,當然是力求化解雙方的仇怨,爭取有個兩贏的完美結局。
當然,有時世事難以如意,費了許多口舌,都難以說服。
這時,鬱青瑤往往會慷慨解囊,自己出錢補償一方,以得到雙方和解的完美結果。
幾個月下來,鬱青瑤的善名,在北地盡人皆知,連妖怪都知道了。
到年底了,北疆的戰事也早平息了。異人對齊國的入侵,沒討到大好處。
孫觀主抽了個空,突然調集了大批道人,閃電般對異人大軍發起了反攻。
異人措手不及,大敗退回。
原先劫掠的財寶和奴隸都丟了大半,大軍折損了近一半。
各族都元氣大傷。
他們當然不會說自己戰鬥力不行,而是都責怪明光宗辦事不力,居然沒發現齊國道人大舉聚集,這才讓他們吃了大虧。
玉如龍百般辯解,卻無人肯聽她的。
玉如龍自己也內心很沮喪,她比異人更盼望這場戰鬥能獲勝。
她情知這是因為自己宗門裡指揮戰鬥的那批人不如以往。沒辦法,最擅長指揮戰爭,最懂如何與平天觀作戰,最會打探情報的那批骨幹,全給鬱青瑤當日在拜師典禮上殺光了。
那批人中有二十多位金丹高手,上百名築基高階道人。
沒了這批久經戰陣的能人相助,異人跟平天觀對抗起來,自然就要吃力許多。
玉如龍因此又恨死了鬱青瑤。
因戰爭失利,原先說好給明光宗的報酬,異人諸王幾乎都沒給。明光宗折損了三百多骨幹弟子,卻等於白乾了一場。
玉如龍恨得咬牙,卻不能跟諸王翻臉。她要在北地立足,還要諸王幫忙呢!
這筆賬,她又記在了鬱青瑤頭上。
戰爭結束,玉如龍回到明光宗,打起精神建設自己的宗門。
她開始了捉襟見肘的苦日子。
原本計劃在宗門內蓋五十座殿閣,三千座小院,現在想想,這工程太浩大了,宗門草創,還是節儉一些,蓋個九座殿閣,三百間小院就算了。
本來準備要向極光宗一樣,種一整個山的靈藥,現在覺得暫時沒那個必要,種個幾畝意思一下。
她本來雄心勃勃,準備在宗門山下,蓋一個可容納百萬人住的大城。把新的雪緣城建成北地第一繁華的都市。可是,因戰爭失利,原計劃從齊國掠來的百萬人全成了幻想。因此,新城變成了個讓幾千人住的小鎮,連城牆都懶得建了。
殿閣的地面和臺階原來是打算全用白玉,以營造出純白如冰雪的感覺,算是對極光閣的懷念。現在沒錢了,馬馬虎虎用普通的白石對付一下。樑柱本是想用千年檀香木,現在改用黃楊木對付著用。
即使如此,玉如龍算了下賬,自己沒錢了。
建設宗門,現在基本是她自掏腰包,她一個人的積蓄哪夠?
本想著發一筆戰爭財,打贏了,就有足夠的錢建宗門。不但如此,為了下次戰爭,諸王都會慷慨的出錢出人幫著明光宗建設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