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在李懷德的命令下攻入越國,其實多是存了用打逼和的心思。
越國現在也看出來了,但看出來也沒辦法。
吳皇的態度很明確,不還長沙,我就攻佔你更大的地盤,看誰損失更大。
現在越國軟下來了,願意還長沙了,但要吳國先從越國撤兵。
大理寺卿就是來向皇帝請示,要不要答應越國撤兵。
李懷德淡淡的說:“要撤也是越國先撤,你回覆他們,他們從長沙撤出去,歸還長沙,我們就撤兵,不然沒得談。”
此話一出,兵部和朝堂上的將領們紛紛出列,大聲支援皇帝的決定。
文官們臉上略顯愁苦,他們希望能早日停戰,錢糧快供應不起大戰了。
但見到軍方和諸侯都一力贊同皇帝,他們沒敢出來唱反調。
事情就這麼定了,朝堂上看起來君臣一心,很是和諧。王長老站在龍椅後面,暗自讚歎:真沒想到,這小騙子居然這麼厲害,這麼得軍心。
英王悄悄向太牢使眼色,太牢硬著頭皮站了出來,大聲說:“越國只是外患,吳國現在卻有一件天大的內患,如果這事不能解決,吳國就要改朝換代了。”
眾臣一聽都楞了,他們不明白啊。他們覺得吳國內部現在好得很,好得不能再好了,簡直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時代。
太牢指著皇帝,厲聲道:“雖然不情願,但是我要告訴你們。坐在龍椅上的其實不是真正的先皇之子,他是一個騙子,一個冒牌貨。”
此話一出,大殿上頓時靜得連根針掉下來都聽得見。
李懷德略有點心虛,王長老挺身而出,喝道:“胡說八道,來人,將他趕出去!”
殿上武士有人就上來,要抓太牢。
英王站了出來,大吼道:“且慢!如果皇上是冒牌貨,那此事非同小可,我萬不能看吳家江山落入他人之手,此事重大,不可不查,王長老,你不妨讓他說下去。若他說的是假的,再重重治他的罪不遲。”
英王一出面,不少暗中擁護他的臣子都站了出來聲援。
跟英王相爭的秀王,看到了機會,也挺身出來聲援。
王長老見群情激動,一時不知所措,他求救的看向皇帝。
李懷德心中鬱悶,特麼的,你早怎麼不站出來?現在出來揭穿我,我能怎麼辦?
要是一個月前,鬱青瑤被天龍觀抓住前,李懷德巴不得有人能揭穿自己,他會很愉快的配合,然後就可以去刑場赴死。
然而,現在不行,為了保護師妹,他就不能被人趕下皇帝寶座。
他這樣灰溜溜下臺,鬱青瑤對天龍觀就沒用了。她的下場就好不到哪去。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