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珍翻了個白眼,懶得說了。
鬱青瑤現在不捨得弄死小騙子,看小騙子當皇帝,是她隱居期間最大的樂趣,沒有之一。
她現在簡直跟追看神劇一樣,沒時就去瞄一眼吳清德在幹什麼。
永平三月,吳國的局勢已大變。
李懷德是道人,不愛俗物,又因不能修道了,簡直無慾無求。
他生活要求低得道人們都看不下去,吃什麼無所謂,喝什麼無所謂,不貪財不大興土木更不好色,簡直什麼都不要。堪稱最節儉的皇帝。
在宮中這麼久,除了上朝批奏摺,跟大臣們商議政事,餘下來的時間,就是拿本書看。
看道家經文,看經典的詩文,完全一副聖賢的樣子。
吳宮風氣大變,在皇帝帶動下,太監宮女沒事都捧著本書看。
有時,皇帝還會很有興趣的跟大臣們討論詩文,這讓許多文臣大為歡喜。
嗯,李懷德忽然發現師妹喜歡詩文,還會寫詩,覺得自己必須在這方面用點功。
在宮中出不去,又沒其他事好做,他閒著就開始學起詩文來。他要努力培養起跟師妹一樣的愛好。不光要學會寫詩,琴棋書畫都不能拉下來。
他沒事就找幾位精通琴棋書畫,詩又寫得好的大臣進宮。
這樣一弄,吳國朝堂上,立即傳出皇帝喜歡文人的風聲,文風一下就起來了。
大臣們對皇帝這種喜好,那是舉雙手贊成。
這比前一任吳皇喜歡虐人,喜歡美女,喜好財寶,簡直不知好到哪去了。
新皇能聽得進有道理的諫言,很少會因進言處治大臣。勤於政事,精明果敢,批下的奏摺幾乎無可挑剔。
他罷免了一批先皇寵信的奸臣,又起用了一大批公認的賢臣。朝堂風氣大變。
最恐怖的是,李懷德會用忠臣良將,還會用小人奸臣。眾臣都覺得跟著這樣一位皇帝有前途。
李懷德有功必厚賞,而有過則通常處治得很有人情味。通常被他處罰了,大臣們都無話可說,還得感激他。
前線戰事喜報頻傳,在李懷德排程下,各種軍需和援兵,源源不斷的送到前線,吳軍守住了新的防線,現在開始頻頻反擊,不時傳回捷報。
在這種情況下,朝野對新皇,全是讚譽。
一些大臣迫不及待大寫歌頌新皇的詩文,稱他是吳國史上罕見的明君,吳國即將進入中興的時代,盛世即將來臨。
在這種情勢下,天龍觀對吳清德的態度,也一變再變。
原來只當他是個擺出來的傀儡,只要他不出醜,不鬧笑話就好。
他們甚至做好了給新皇擦屁股的心理準備。只要他在宮中不是太荒唐,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即使他汙辱先皇的妃子,強了大臣的妻子,也由得他去。
隨著大臣對新皇越來越讚賞擁戴,新皇表現越來越象個英明的君主,天龍觀對他越來越重視,越來越支援。
一些長老和執事,現在對新皇的評價都很高,覺得有這麼一個吳皇,吳國一定能保住。時間長了,甚至可能反過來,打到越國去。
搜狗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