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嬸對我的囉嗦,我有時候也很討厭,但,我明白那囉嗦的背後,是對我深刻的愛。
活在時代中間的人,感覺都沒啥特色。
可,卻也很重要。
就像,一臺機器的運作,是需要很多關鍵的零件來連線的,而那些關鍵的零件就相當於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少了這些關鍵零件,機器就無法運作。活在時代中間的人,就相當於那些關鍵的零件。
雖然不顯眼,但起到的作用卻很重要。
我家親愛的特別喜歡聰明的小孩子,覺得小孩子聰明就是可愛。
而我的想法和她不同,聰明是聰明,只能說很厲害,那不一定就是可愛,當然,有些聰明的孩子也是可愛的。不過,我覺得一個孩子可不可愛,是看那個孩子的行為舉止有沒有萌的感覺,而那種萌才是可愛,無關乎孩子的智商。
我家親愛的看重的是聰明,希望我聰明一點,別老是讓她感覺我笨笨的。
而我,並不怎麼青睞聰明。
聰明,只能說明一個人醒目。
可醒目了,又如何?還不是要好好生活?
而生活的高境界,來源於智慧。
做一個有智慧的人,比做一個聰明的人更加高階。
因為,有小聰明與大智慧一說。(我以前表達過這觀點)
如果我是個很聰明的人,那麼我也可能是個非常驕傲的人。若如此,我就不可能忍受我家親愛的時不時爆發出來的強勢,就像“一山不能容二虎”,那麼,要麼就是經常吵架,要麼就是她要受委屈。
但,我並不聰明,雖然我的IQ可能有120以上(從讀大學至今測了不下十次)。因此,我才能以一個寬容的心態去包容她,包容她有時候的強勢,包容她有時候的不可理喻,包容她很多時候的小脾氣……
實習時代第一份工作的張經理在入職前讓我們看了一部電影,然後寫觀後感上臺表達。
我表達完我的想法之後,張經理對我說的一句話讓我至今印象深刻:“金龍,你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
是的,從那以後,我最喜歡的不再是“聰明”,而是“智慧”。
我也不知道現在的自己到底有沒有智慧,不過,我會好好生活,好好感受,好好積累的。
聰明,注重的是眼前。而智慧,注重的是全域性。
走在時代中間又如何?
只要這一切都正常地發展著,那就是最好的局面。
我家親愛的喜歡看得更高更遠,那我就讓她坐在我的肩膀上,呵護著她。
無論我聰明與否,只要我知道當下愛著的那個人是誰,並且繼續愛下去,那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