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城輕輕地“啊”了聲問道:“林鄉君能記住多少?”
林半夏蹙眉一會道:“師父說,還要尺寸精細,方容易計算。”
她看著黑板前桌面的直尺道:“王爺,沈先生,數字以十為進位,寸尺丈直觀上很難讓人直接想到十進位。”
沈城心內微微一動,昨日他就提到了度量。
但度量已成定律,輕易不得修改,他這等文人知道修改度量會引發朝廷何等震動。
但林半夏出身鄉野,怕是心裡根本就沒有那等概念。
果然林半夏接著道:“不若設定一個長度單位,依次為標準,十倍以上則為十某,百倍則百某。
十倍之內也可以分、厘開計之,總以通俗易懂好記為理念。”
林半夏差一點就將“米”說出來,實在是米字早已深入她心。
夏長衍神色不變,似乎也沒有發現沈城和周生微微動容,問道:“這個提議很是新奇,可與圓周計算有何關係?”
林半夏搖搖頭:“沒什麼關係,就是覺得這般容易計算,比如……”
林半夏上前,拿起粉筆畫了個線條:
“如果這個長度為一某,均分為十等分,為分,再為厘,長十倍為十某,多直觀啊。
甚至可以往上以此類推為百、千、萬、十萬以至於更多某。
數字一道,我以為就該化複雜為簡潔最好。
教書育人,是為了讓人能掌握更多的學識,最起碼是很容易掌握簡單的學識。”
林半夏放下粉筆,“這般,至少鄉下人能明白他們每年地裡的產出,究竟是多少糧食。”
石、鬥計算糧食的方式,不是不可取。
但以石、鬥計算,若是遇到大斗進,小鬥出的,就會有人吃虧。
吃虧的,要麼是升斗小民,要麼是老實人。
夏長衍問道:“這也是令師的理念?”
林半夏搖頭:“是我想的,那日師父教我尺寸長短,我突發奇想說於師父。”
沈城下意識問道:“令師如何反應?”
“我師父啊,他敲了我下腦袋,說我慣會投機取巧。然後就不理我了。”
林半夏做出苦惱的樣子:“我真的覺得那麼多的名字好難背的,裡、丈、尺、寸、尋……”
林半夏掰著手指頭,“還有三十里為一舍,太複雜了,記都記不住。”
書房裡三人互相看一眼,然後又用林半夏沒看明白的眼神看著她。
林半夏停住話,眨眨眼,疑惑地道:“我說錯什麼了?”
良久,夏長衍搖頭道:“林姑娘沒有說錯什麼,只是這番話在這間書房裡說說就可,萬不可出去隨意說。”
林半夏“嗯”了一聲,心裡明白,大概這些話屬於“欺師滅祖”之列了。
不過麼,她看著這三人的神情,分明是聽進去了。
很多觀念就是要滲透,再加上潛移默化。
如果這位王爺殿下有朝一日變成了太子殿下,她的這番話就有實現的可能。
不實現也無妨。
她沒有什麼深謀遠慮,也沒有處心積慮,就是興之所及。
也有想為大夏朝的科學貢獻一份力量的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