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簡單的一句話,卻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與青王截然相反,說完之後,他也在帥案上展開一張帛書,提起毛筆,給鍾離寫了一封親筆書信。
這裡離函峪關是比較遠的,因蠻王進入中原的原因,現在各地戰事,皆出現了一種暫時的膠著。
半個多月後,柳元也攜帶陸辰的書信,趕到了函峪關。
此時函峪關外,平州軍還在,可鍾離的主要心思,卻是已經放在了關注蠻軍的動向上。
議事大廳,一名青軍前來彙報道:“鍾帥,有一名叫柳元的人求見。”
“柳元?順州名士,風王身邊的近臣,他怎麼來了?”一名中年男子說道,此人名叫方喜,為鍾離的幕僚,相當於謀士。
而鍾離聞言,也是眉頭微皺,頓了頓之後,道:“請他進來吧。”
不多時,柳元在軍士的帶引下進入了大廳。
此時廳內,就只有鍾離和方喜二人,見到他倆之後,柳元也立即拱了拱手,朝著兩人各施了一禮。
柳元可是風國大臣,又是順州名士,方喜這種文人見狀,也連忙站起了身,拱手還禮。
鍾離也抱了抱拳,隨後直接問道:“柳先生不在風王身邊出謀劃策,千里迢迢跑到函峪關來,不知有何貴幹啊?”
柳元微微笑道:“專為將軍指條明路。”
“呵呵,為本帥指條明路?”鍾離笑了。
柳元也不在意,而是伸手入懷,將陸辰的書信掏了出來,雙手遞上道:“此乃我王寫給將軍的親筆書信,將軍看過之後,自會知曉。”
“哦?風王的書信?還是寫給我的?”這多少讓鍾離有些意外,他也立即看向了側下方的方喜。
後者會意,上前接過書信,又遞給了鍾離。
展開帛書之後,鍾離也舉目看了下去:
鍾離將軍見字如晤,青王引外敵入關,屠我中原子民,孤雖伐青,但於民族而言,亦心痛如絞,相信將軍更是如此,而將軍多年以來,鎮守南疆,驅逐外寇,護我中原,民族之功,功蓋天地,而今,南蠻侵入中原,將軍一向深明大義,必不會坐視不理,當聯手風軍,先逐外敵,再言戰事……
陸辰的書信,內容簡單明瞭,表達的意思也很直白,鍾離看完之後,很久都沒有說話,也一直保持著拿帛書的姿勢。
方喜見狀,則是忍不住湊上前,試探性問道:“將軍……”
聽到他的話聲,鍾離回過神來,接著幽幽嘆了口氣,然後把帛書遞給了方喜,道:“你自己看吧。”
這可是風王的親筆書信,方喜聞言,連忙接過,也開始認真看了下去。
等其看完之後,也不由暗吞了口唾沫,道:“將軍,這……”
鍾離微微抬了抬手,打斷了他下面要說的話,接著將目光看向了柳元。
見狀,柳元不慌不忙的說道:“我王認為,將軍必會以民族大義為先。”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攻取天下》,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