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統帥的謀略,天下名將,風青各佔其半,此為二勝。”
“若論軍中將士之悍勇,風軍將士,素有虎狼之稱,而我青國,軍備乃天下之最,以精銳之師擊楚,必然戰必勝,攻必取!此為三勝。”
“若論地理,風國佔據漢陽和三江口,扼楚國咽喉,青國佔據東陽和桂原,也隨時都能攻入楚地,於此,楚國唯一天險長江,已無戰略用處,而並無雄關阻撓,兩國大軍可長驅直入,此為四勝。”
“再者,兩**隊,可呈東西,以包夾之勢,讓楚國背腹受敵,首尾難顧,此為五勝。”
他接連列出五大取勝的言論,隨後又說道:“有此五勝,難道楚國還能不滅亡嗎?”
王嵩聞言,也不再多說什麼,微微拱手之後也退回了班列。
他退回去之後,緊接著,伍芳又站了出來,拱手說道:“風青會盟,雖可滅楚,但若青王出爾反爾,於中途撕毀盟約,又當如何?”
說著話,他又連忙加了一句:“哦,在下心直口快,上官丞相乃雅量之人,盼勿見怪。”
上官瑾笑了笑,說道:“我王乃一國之君,一言九鼎,足下何曾聽過,我王有失信於人?”
“是在下多慮了。”伍芳也退了回去。
“上官丞相,你口口聲聲說滅楚,若真滅楚之後,風青二國,又當如何處理戰後事宜。”另有大臣問道。
上官瑾回道:“此事,當能者多得,以攻略城池而計算。”
“此等軍國大事,足下如此言論,可能代表青王?”大臣問道。
上官瑾說道:“我乃青相,足以何須有此一問。”
他說的沒錯,在當時,丞相之位,是可以行使軍國大權的,更何況上官瑾還是出使風國,所說之言論,自然是能完全代表青王的。
見還有大臣要出列,陸辰當即揮了揮手,道:“好了!上官丞相所言,本王已經知曉,今日朝議,就到此為止吧!”
他直接說退朝,也沒有說答應或不答應,而等散朝之後,上官瑾也是由薛懷仁陪同著往宮外行去。
在出宮的路上,上官瑾問道:“薛相以為,風王會答應此事嗎?”
薛懷仁看了他一眼,微微搖頭道:“我王的心思,應該是偏向於攻楚的,不過顯然,此事會有很多大臣反對。”
“那就看風王的決斷吧。”上官瑾也不著急。
其實,就算上官瑾不來風州,陸辰也會遣使入青,而今天的朝議,眾多大臣也替他問了上官瑾一些問題。陸辰心裡明白,用不了多久,就會有大臣來求見他表示反對此事。
果然,等他回到書房之後,沒過多久,一干大臣就紛紛找了過來。
其中以御史大夫呂伯言為首,連同一幫大臣,人們進入書房之後,先是跪地施禮,接著,呂伯言說道:“大王啊,青相上官瑾,巧舌如簧,意在迷惑我王,我王萬不可上了青國的當啊。”
“是啊大王。”戶部尚書王嵩緊跟著說道:“我國與楚國向來交好,更有王妃娘娘那一層關係,而青國狼子野心,若大王合青攻楚,無異於與虎謀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