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鶯粟的講解,姜潮得知,那個有手掌大小的六邊形金屬盤,名為“精神量級探測儀”,這玩意兒啞光黑鈦合金外殼的邊緣處,刻有鑄劍者雕出的“認知符文陣列”,正面為半透明觸控屏,預設介面顯示“動態精神力頻譜圖”——橫軸為時間、縱軸為量級百分比,危險區域以猩紅色漸變標示。
將吸收者與這儀器繫結,它便可以實時監測吸收者的精神狀態。
另外一個有小腿長度的黑色圓柱體,則是名為“閾限鎮鎖儀”。
這玩意兒需與精神量級探測儀連線才可正常運轉,它的表面覆蓋有防震碳纖維層、兩端收縮為半球形介面、中部可展開為八片金屬翼,翼面內藏“秩序符文陣列”、超合金鎖鏈、注射針管。
一旦監測到吸收者的精神狀態不對、存有潛在失控風險,閾限鎮鎖儀內部雕刻的秩序符文陣列,便會抽取吸收者的精神力啟用自身,並且以此來對吸收者進行鎮壓......其壓制吸收者精神力的功效,大致與靜滯晶柩壓制黑曜之晶相同。
與此同時,金屬翼內側隱藏的、根據儀器與吸收者等級不同而數量不同的奈米針劑管,也會隨之將其內含有的強效麻醉劑,同步注入有潛在失控風險的目標體內,而金屬翼內隱藏的、同樣根據儀器與吸收者等級不同而條數不同的超合金鎖環,也會隨之一同激射而出、捆縛目標的身體,可以在極大程度上限制目標的肉身行動力。
奈米針管中的強力麻醉劑,效果遠超普通麻醉劑,足以將對麻藥的耐受度為普通人類三千倍的大象麻醉,而超合金鎖環的內壁也密佈微型倒刺、末端為磁吸介面、可拼接成籠形結構,這三種手段組合在一起,真可謂是足以實現,將目標從“精神”到“肉體”所完全鎮壓。
聽完鶯粟的講解,姜潮不由得微微扶額。
“精神量級探測儀”這個名字倒是還好,至少挺簡單明瞭且直接。
但“閾限鎮鎖儀”這種名字......聽起來就與靜滯晶柩一樣,頗具一股中二風了。
這讓姜潮確定,這兩個小玩意兒,確實是鑄劍局的那群“瘋子”們搞出來的無疑了。
儘管姜潮大致能夠猜測出來,之所以起這種稀奇古怪的名字,是因為鑄劍局的那群瘋子,想要把“當吸收者的精神狀態超出可控閾值、出現異變可能性時,這個儀器就會透過暴力手段去鎮壓他們的精神、鎖住他們的肉體”的功能,給濃縮到這短短的五個字裡。
當然,這裡所說的“瘋子”是褒義詞——
姜潮十分清楚,如果沒有那群超凡者中的“天才科學家”,夜以繼日地研製出許多強力裝置,來幫助他們提升工作效率或是降低風險,那麼他們執劍者、低語者這些幹苦力活的可就要更慘嘍。
所以,姜潮對此還是挺樂見其成的:“不錯,這樣一來,不僅效率可以大大提升,人手也就變得沒有那麼緊張,可以多勻出不少人去執行任務,而不用讓他們整天都被綁在局裡了。”
至於閾限鎮鎖儀的手段似乎有些粗暴,姜潮早已見怪不怪了。
古語有云——“攘外必先安內”,放在何時何地都是一樣。
既然危管局要以暴力,去鎮壓外部的受刑者與災厄,那麼他們自然也要採取強力手段,將內部的那些潛在威脅鎮伏於萌芽前。
更不用說,這種裝置的出現,對於他與局內的同僚而言,也算是一種保險裝置。
畢竟誰也不想原本好端端地在局裡工作,忽然就跳出一個精神失控的同僚、像是一頭喪屍似的把自己撲倒,並且對自己動手動腳甚至動嘴不是?
要知道,被某些擁有“言出法隨”能力的低語者“動嘴”......可不比被執劍者“動手動腳”的體驗要來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