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這種跪迎只是風俗,並不能代表什麼,外公和幾個舅舅,很快就把大家扶了起來,這就代表了一個資訊。
人家舅家的人還在,雖然母親不在了,但大家也不能,隨意欺負這家人,其實舅舅家來人了,也就可以接著繼續,完成未完的過程。
隨著一陣的嗩吶聲,其中夾雜著鑼鼓的節奏,聽上去給人的感覺,有種突然的刺耳,張雲華跟隨著大家,一步步的圍著那口棺材在轉。
由於幾天都沒閤眼了,這個時候的精神,那絕對是最疲憊的時候。
楊雪蓮還好一點,畢竟小孩子還在這裡,晚上要帶著孩子,所以倒也勉強頂得住,其他人晚上都去休息了,倒是沒有什麼疲憊的念頭。
可張雲華可不一樣,幸好鑼鼓的聲音,偶爾夾雜著幾聲高昂的嗩吶聲,才被刺激的沒有了瞌睡,可精神頭卻一直都不好。
這一停停轉轉,就是一個下午的時間,聽大家講述這裡的風俗,晚上一直要到凌晨。
其實張雲華還沒有意識到,凌晨以後或許又是自己守夜,這一點還真是有些無可奈何,誰叫自己太老實。
看著其他人一個個都溜了,只留下自己孤零零一個,再看向那口放在廳堂的棺材,一時間所有的心情都沒了。
從回到鄉下兩天時間,和老婆相處的時間,恐怕還沒有半個小時,發生了這件事情,老婆的忙碌自己是知道了,所以也沒有太在意。
雖然兩口子有六七個月沒見,可對於岳母來說,卻是過完了一生,記得過年還來過家裡,那個時候的岳母,氣色看起來很差。
可精神頭還算健朗,短短的幾個月時間沒見,再見已經是陰陽兩隔,對於岳母的慈祥,反正自己是非常的感動。
這一切歸根結底,那都是命,本來張雲華是不信這些的,可看著年紀輕輕的岳母大人,從一個身體健康、高高興興的家庭主婦。
現在居然住到了那口棺材裡面,雖然具體的細節不甚瞭解,可其結果就放在眼前。
要說這個時候的自己,心裡沒有什麼感觸的話,那也就白活了這麼多年。
不知道為什麼,在聽到岳母過世的訊息,張雲華就開始反思起了人生,也許是隨著年齡的增大,開始有了一絲頓悟的感覺。
也幸好自己不會什麼葵花寶典,要不然,很可能就要揮刀自宮了,聽著耳邊的那些,好似用來招魂的音律,剛開始還不覺得什麼。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心裡就有了莫名的感動,張雲華眼神之中,從來沒有今天這樣。
即使是最艱苦的那些歲月,都沒有過這種,眼含熱淚的情況出現,岳母就這麼走了,可以說張雲華就失去了一個親人。
雖然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大家都感覺不到親情的溫暖,可出生在農村的自己,還是知道父母對於孩子的,那份永遠都不會改變的愛。
這種愛是一種無私的奉獻,楊雪蓮看著老公今天的表現,她還是很滿意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她就把撒嬌深深的埋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