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落日的餘輝照在北電的校門口。
龔樰、錢雁秋、王志聞等人的身影被拉的很長,三言兩語裡,時不時會蹦出“主旋律”的字眼。
不一會兒,開車而來的方言打斷了眾人的議論,就見一雙雙眼睛直直地盯著他看。
“方老師!”
“同學們,你們好。”
面對八四級、八五級學生的親切問候,方言報以微笑的回應。
“方老師,我們剛剛在和龔樰姐聊您在雜誌上發表的文章。”
錢雁秋翻開《大眾電影》,一下子就翻到了《主旋律電影何去何從》的所在。
方言看著這個寫出“西遊記後傳”、“狄仁傑系列”、“燕雙鷹系列”的錢胖子,勾起嘴唇道:
“是嘛,你們是怎麼看待‘主旋律’的?”
“謝主任說,未來是主旋律的時代。”
錢雁秋說:“我們將來畢業,進電影廠導戲,估計也少不了要參與到主旋律電影的製作。”
方言笑了笑,“那你們有沒有想過,那麼多電影人,總不能都拍主旋律吧?且不說資源夠不夠分配,就說對觀眾吧,哪怕是天天紅燒肉,頓頓女兒紅,那也有吃厭的一天,觀眾如果產生審美疲勞,反而會激發逆反心理,討厭主旋律,這可就得不償失了。”
龔樰等人深以為然,眼下電影行業的管理和其它行業一樣,幾乎是“一管就死,一鬆就亂”。
稍稍地放寬娛樂片的拍攝限制,結果就是全國大大小小的製片廠一窩蜂地跑去拍娛樂片,以致於在主旋律題材的電影投入上越來越少,畢竟,能拍的好看、能票房大賺的主旋律電影可並不多見。
“突出主旋律”自然是沒問題,但就怕矯枉過正,電影行業一向的執行方式,就是一刀切。
怕就怕將來可能只有主旋律過審,其他的很難過審。
“所以主旋律的範圍越大,思想越靈活,你們能拍的作品就越多。”
方言環顧四周,面帶微笑。
“我們也是這麼想的!雖然對您的有些觀點持保留意見,但大傢伙基本上都支援您!”
錢雁秋等人無不同意要把主旋律電影的取材範圍擴大,但對主旋律是否能娛樂化還各執一詞。
龔樰輕聲地提醒說:“在你的稿子發表了以後,關於主旋律的討論是越來越多,但對主旋律娛樂片化、商業化的質疑、批評和攻擊已經減少了不少,要麼就是沒法反駁,要麼就是含糊其辭。”
方言也早就料到這種情況,電影行業裡大部分都是隨波逐流,主要看官方的態度和風向標。
錢雁秋等人接二連三地向方言丟擲各種問題,有的甚至刁鑽到就連北電的老師都一時難以回答。
方言不厭其煩地答覆,漸漸地打消了眾人對主旋律娛樂片和商業片的疑慮、曲解和誤會。
“方老師,您說得太好了!”
錢雁秋已經被說服,信誓旦旦地要給《華夏電影週報》等電影報投稿,聲援和支援方言。
“我也是!”
“俺也一樣!”
“既然大家都這麼想,不如干脆我們就以北電學生的身份聯名投稿吧!”
就在群情激奮之時,方言把手往下壓了壓,讓在場的眾人冷靜的同時,委婉拒絕了他們的好意。
龔樰和自家男人對視一眼,心領神會道:
“你們對方老師最好的支援,就是在以後多多地拍出好的主旋律作品,來踐行他的理念。”
“我們一定會的,方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