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樓》首演的第二天起,觀看過的記者紛紛在自家的報紙上大肆地宣傳報導。
像《文藝報》,直接寫著“《天下第一樓》邀中日‘顧客’齊聚老字號‘福聚德’,品‘京師美饌’,解‘苦辣酸甜’”,又像《燕京日報》,起的標題是《危樓一座知天下—觀方言新戲有感》。
甚至於像《戲劇月》這樣的戲劇界媒體,乾脆拿《天下第一樓》跟《茶館》做比較。
也有的,把對《天下第一樓》的導演、演員,以及當時的中日觀眾的採訪統統地刊登出來,好評如潮,谷川俊太郎直接了當地說,“劇本的經典,能夠讓話劇作品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一時之間,以“全聚德”為故事原型的《天下第一樓》,在燕京城裡打響了名頭。
即便對話劇毫無興趣的人,也對《天下第一樓》產生濃厚的興趣,特別還聽說了動筆的赫然是大名鼎鼎的方言,立馬就上人藝劇院售票處,打聽《天下第一樓》話劇表演的時間安排表。
當得知往後仍有《天下第一樓》的演出,無不排隊搶票,恨不得先睹為快。
訊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地,人藝劇院售票處前排著長隊,爭先恐後地購買後三天的門票。
這一久違的場面,別說馮原徵、吳鋼這些剛來人藝的“新兵蛋子”沒見過,就連濮村昕、呂茽、林連昆等老演員也很久沒看到這一幕,自去年到現在,人藝劇院的上座率是一天不如一天。
但如今,《天下第一樓》橫空出世,暫時解了人藝劇院的經營危機。
在後續的《天下第一樓》觀演交流座談會上,於師之、歐陽山尊等人再次好好地感謝方言一通。
同時,以俳優座劇團為首的訪華團面對著《天下第一樓》帶來的壓力,自然是不甘示弱。
接下來的這些天裡,雙方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你表演你的日本新劇,我表演我的華夏話劇。
就在展開熱烈交流之際,方言請了個假,前往八一廠,參加廠裡舉辦的第一次創作小組碰頭會。
才到大樓門口,濃眉大眼的朱時茅和賊眉鼠眼的陳佩廝便映入自己的眼簾之中。
“方老師!”
兩人興沖沖地跑了過來,似乎已經等候多時。
方言笑著看這哼哈二將,“你們倆站這兒幹嘛?”
陳佩廝笑眯眯道:“嘿嘿,我和老茅這不是聽說你要來廠裡開會,這不專程在這裡等您嘛!”
“等我?”方言挑了挑眉,“等我做什麼啊?”
朱時茅如實交代,希望請方老師能幫幫忙,讓他們倆能看一場《天下第一樓》。
“如果不是實在沒轍,也不會求到您身上。”
陳佩廝說,《天下第一樓》真的是太火爆了,就算是排隊也搶不到票,哪怕是咬咬牙去從票販子手上買高價票,也出人意料地賣光了,簡直比最近上映的《神鞭》、《古墓驚魂》還難買到票。
“所以把主意打到我這兒,想讓我幫你們在人藝開個後門?”
方言一眼就看出了他們的心思。
陳佩廝撓了撓自己鋥光瓦亮的光頭,和朱時茅好言好語地央求了一陣。
方言念在他們誠心誠意地請求的份上,也就大發慈悲地幫這麼一回,邊寫條子,邊說道:
“只此一次,下不為例,而且這門票錢可別忘了掏,明白嗎?”
“明白明白,謝謝方老師。”
兩人感激不盡時,背後突然傳來一箇中氣十足的聲音。
“方老師,你既然給佩廝和時茅寫了,能不能也給我寫上一張?”
“平分同志!”
方言定睛一瞧,大為意外,自己跟李平分可是在春晚創作組裡打過數次交道。
八四、八五年的春晚,就是在他、姜坤、黃一鶴等人的協助下,貫徹執行了自己的春晚方案。
“哈哈,說來也巧,我和你一樣,也有幸地成為《大決戰》劇本創作小組的一員。”
李平分語氣裡透著幾分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