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鶴壓了壓手,走到人堆的前頭。
雖然嘴上很重視燕京臺的春晚,但心裡卻不以為然,燕京臺再牛,也不過是個地方臺。
這年頭,只有中央臺是唯一上星的,足以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而燕京臺,只能輻射到本地,以及京郊,光傳播範圍,就沒法比。
何況,他們對自己的節目很有信心。
光相聲,就有馬紀和姜坤兩張牌。
歌曲就更不得了,《少林,少林》、《牧羊曲》、《中國|軍人》,都是《每週一歌》裡收聽率相當之高的歌,況且還有個《辣妹子》。
這首歌,鄧在君有預感,絕對能火!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秘密武器。
比如,《火燒圓明園》的絮、《垂簾聽政》的片段,這兩部可是大陸和香江合拍的大製作,請來的是香江有名的大導演,李翰祥。
唯一的遺憾就是,本來想請主演的梁佳輝和劉小慶,來春晚現場客串報幕員,結果一個不能來,一個被燕京電視臺提前截胡了。
“開始了!開始了!”
八點整,1983年燕京電視臺首屆春晚拉開大幕,報幕員竟然沒有登場,而是在《採蘑菇的小姑娘》音樂中,呼啦啦上來一群少女。
“這女孩我好像見過,叫、叫……”
“夏琳,咱們臺銀河少兒藝術團的領唱。”
“這群孩子不就是銀河少兒藝術團的嘛!”
“燕京臺也忒不地道了!挖人,竟然挖到咱們臺了!”
“就是,這完全是打擊報復嘛。”
“………”
開幕的暴擊,讓眾人生出一肚子的氣。
“夠啦。”
鄧在君皺了皺眉,看著兒歌串燒,暗暗評價,這個開頭不錯,孩子們歡聲笑語,喜氣洋洋,節目的氛圍一下子就出來了,多泰和啊。
“這個開場,我們怎麼沒想到呢。”
黃一鶴一拍額頭。
“沒事,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鄧在君笑了笑,這個點子,他們抄了!
黃一鶴心領神會,準備明天就把銀河少兒藝術團找來,只不過串燒的兒歌,必須換一撥全新的,抄了,但並不是全抄。
“老黃,我們要做的比燕京臺更好。”
鄧在君在心裡慶幸,燕京臺的舞臺不如中央臺,軟硬體太差,舞美燈光也不行。
倒是這個服裝,是哪家服裝廠生產的?
正在思考時,耳邊傳來同事們的議論聲。
“這舞臺也忒小了,燕京臺太小家子氣。”
“還不如我們家孩子學校那操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