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表現也非常好。”
方言表揚了姜聞,表揚了陳道名、張廣北在最後一幕的精彩發揮,一個接一個地表揚。
輪到朱菻時,同樣也是不吝讚美之詞。
“進步得很大,特別是在哭戲上。”
“謝謝方老師。”
朱菻笑道:“都是您指導的好!”
“沒錯,都是您指導的好!”
眾多演員回應著方言的鼓勵。
“方老師,《商鞅》這出戏要演半個月,您會不會再來人藝看戲?再來看看我們?”
“一定!一定會再來!”
在化妝室內,和演員們說說笑笑了半天,見時間實在太晚了,方言才起身告辭。
“這個點兒,公交車也沒了。”
“你們打算怎麼回去?”
聽到對自己的關心,朱菻回答說已經跟宋旦旦商量好了,跟她擠一張床,對付一宿。
“也好。”
方言打消了載她一程的念頭。
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深夜。
簡單地洗漱之後,並沒有關燈睡覺,而是挑著燈,抓緊時間,寫著《拯救大兵瑞恩》。
……………
第二天,《文藝報》、《文學報》、《燕京日報》、《華夏青年報》等主流報紙率先報道了昨晚《商鞅》在人藝劇場首演的盛況。
篇幅有長有短,內容全是誇讚。
也正是因為如此,《商鞅》的影響力也在逐漸向燕京以外的區域,迅速地擴散。
新聞一出,熱情的觀眾蜂擁而至。
演出的門票一票難求,人藝不得不下達“限購令”,一個人最多隻能買兩張票。
每天晚上,售票處就開始排起購票的長龍,那陣勢跟春運期間買火車票有得一拼。
一時間,四九城裡再次颳起“商鞅風”。
《商鞅》的爆火,讓燕京書店裡的《大秦之裂變》,再一次變得走俏,銷量上漲。
而作為原著作者的方言,又成了眾多報紙爭相採訪的物件,不是聊《商鞅》,就是聊《大秦之裂變》,好在沒影響到正常上下班。
此時,正值中午。
又到了編輯部組團打牌的歡樂時間。
“巖子,你跟人藝那邊很熟吧?”
田增翔邊出牌,邊看向方言。
“挺熟的。”
方言詫異不已。
“嘿嘿,那你能不能幫我弄兩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