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在蛇口唱了出好戲。」
胡木橋露出滿意的笑容。
萬佳寶從老友口中,得知了方言在蛇口的所作所為,「他有時候總會有一些創造性思維,總能在我們意想不到的地方來一個驚喜。」
「是啊,周秦之變,古今之變。」
胡木橋笑著說,老人對方言這次講座非常滿意,已經要求《新華報》、《紅旗》、《光明報》等報刊把演講內容刊登出來,像《大秦之裂變》一樣,在社會上再來一場大討論。
萬佳寶面露憂色,「我看讓小方在羊城多呆段時間,避一避風頭,你覺得怎麼樣?」
「放心吧,現在人還在粵東。」
胡木橋道:「據粵東的同志反映,他正在羊城、佛山等地,走訪採風,蒐集材料呢。」
「看來他又要寫什麼新作了。」
萬佳寶眉毛舒展,鬆了口氣。
胡木橋不無感慨道:「小方這創作的產量,放眼整個文壇而言,也是極其罕見的。」
「越是這樣,我這把老骨頭越要加把勁。」
萬佳寶說:「可不能落後小輩了,現在小方已經打好了前站,搭好了臺子,接下來就該我們登臺,把改革|開放這出大戲唱起來。」
「他這回立了大功。」
胡木橋會心一笑,說老人給方言準備了一份特殊禮物,等他回來,就送過去。………
伴隨著《文藝報》、《文學報》、《新華報》等主流報紙,轉載和點評《羊城日報》關於方言的文學講座的報道,一石驚起了千層浪。
理論界、經濟界、史學界等各界人士,立刻圍繞著「周秦之變」、「古今之變」、「改革」等話題,展開激烈地辯論,吵得不可開交。
場面,不亞於真li標準討論。
朱菻透過報紙,才知道方言這些天之所以沒來人藝,原來人在粵東,而且在粵東干出這麼大的事,攪得滿城風雨,風波越演越烈。
就在此時,最新一期的《花城》在全國發行,方言關於「純文學」的淺談,在文藝界裡炸響了一道驚雷,作家、編輯、評論家、文藝理論家紛紛下場,有支援的,也有反對的。
劃分兩派,爭論不休。
一場席捲全國的暴風雨,越來越猛烈。
就連《蒲公英》、《芳草地》、《楓葉》、《鐘鼓樓》等燕京各區的館辦報紙,也摻合一腳。
大街上,到處都是拿著報紙雜誌的路人。
葉晶擺著地攤,沒好氣道:「我說哥們,能不看雜誌,過來搭把手嘛!」
「馬上,馬上。」
王碩兩眼直勾勾地盯著《花城》。
「你不是說這輩子都不寫作嘛,還看這個幹嘛。」葉晶白了眼,「再看,跟你也沒關係。」
王碩道:「嗎的,方老師真牛逼。」
葉晶剛要說話,就聽到人堆裡冒出一個尖叫聲,「公安來了」,一時間,整條路上的攤主們都慌了神,一個個連忙收拾東西跑路。
「別看了!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