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殺死哨兵後,悄無聲息地在雷達上安放炸藥,在雷達兵帳篷門口安放絆線地雷。」
「安南特工隊對著一頂帳篷,一名拿著火箭筒,一名拿著衝鋒槍進行攻擊,雷達兵驚慌失措地衝出帳篷,引爆了絆網地雷……」
方言簡單地把「辛柏林雷達」事件的整個過程,寫了出來,敵人從戰前情報獲取,到滲透行動,再到戰場撤離,策劃和組織都極其嚴謹,造成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嚴重打擊。
在自己的筆下,安南特工非但沒有弱化,甚至弱智化,反而像《亮劍》裡的「山本特工隊」一樣,女幹詐狡猾,兇殘至極。
比如,會利用「不傷害平民」的原則,喬裝滲透,誘騙伏擊。
方言也沒有把特種部隊神化成「抗日神劇」一樣,手撕猴子、褲襠藏雷、800米開外一槍爆頭,而是《紅海行動》那樣的「寫實」。
敵人越是強大,我們的勝利才越了不起!
戰勝敵人的我們才更了不起!
寫完「消滅敵特工隊」這個第三部分的梗概,第四部分沿用《閃電行動》的大體情節。
由於「辛柏林」雷達被毀,短時間內無法維修到位,安南立刻抽調精銳部隊,準備近10萬發炮彈,全部傾瀉在我軍陣地上。
這參考的是被西點軍校當教材的「7·12炮戰」。
我軍電子偵聽嚴密監聽到一個無線電訊號,經過破譯,確認了計劃實施的時間,隨後敵人停止炮火攻擊,無線電也進入靜默狀態。
於是,不得不派遣多支偵察小隊出擊。
主角團的特種部隊也一樣,就是到敵後偵察,想盡辦法,找到這個重炮陣地的位置。
結尾,自然是萬炮齊發,鬼哭神嚎!
方言越寫,越順手。
介於戰恐局和戰忽局之間,左右橫跳。
比如「辛柏林」雷達,國內其實有三臺,而且已經在仿製階段,但故意寫成只有一臺。
這種情報,安南在法卡山之戰後就掌握了,但不能確定咱們手頭上有多少臺雷達。
虛虛實實,忽忽悠悠,戰忽局第一代局座的位置,估計要輪到方小將來坐了。
此四代機非彼四代機,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區區殲10改而已。
方格紙上,寫滿了字。
甩了甩膀子,心裡不停地想:
這個主角,該叫什麼名兒呢?
這個特種部隊,該叫什麼呢?
東方神劍?
狼牙?天狼?戰狼?
一時間,方言不禁患上了取名困難症。……
圖書室裡,一片安靜。
龔樰悄悄地看著方老師,眉毛時而皺下,苦思冥想,時而舒展,豁然開朗,嘴角也會跟著向上揚、向下扯,表情之豐富,簡直讓她這個當演員的,都不禁感嘆。
方老師不去當演員,真是可惜了!
但一想到大綱和梗概,又不禁感慨,比起當演員,方老師不當作家,簡直是天理難容!
就見他用自己的鋼筆,在紙上唰唰地寫下題目,《利劍行動》,腦海裡立刻想到首詩。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想著想著,下意識地念了出來。